疫情成全球保健品市場加速器 行銷誤區成健康隱患?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對於一種沒有特定藥物方案、充滿未知的疾病,我們能如何應對?是選擇嘗試某種新式藥物,還是無動於衷?2020年新冠肺炎遍及全球,當科學家們還在試圖揭開病毒的真面目、關於這個傳染病的各種謠言滿天飛的時候,許多人選擇了能夠預防疾病的保健品——這些輕易就能買到的藥丸,看上去比一般藥物的風險要小得多,而且維他命 C、D 和鋅等營養補充品,更被認為能加強免疫系統、抵禦感染。

2020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一則聲明中告訴公眾:「營養品對新冠肺炎沒有治療或預防作用」,並表示獲取增強免疫系統的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最佳方法是食物。但這沒有削弱人們對營養品的熱情。

過去十年來,全球許多國家的營養品市場規模都在逐漸增長,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在健康時用於預防和補充的保健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歐睿(Euromonitor) 公司2023年初進行的一項調查,從2015年到2023年間,全球至少每周服用保健品或維他命的消費者比例從34%增長至50%。總部位於三藩市的市場調查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則指,2022年全球營養品市場規模估計達到3800億美元(約合29600億港元),並將在2023至2030年間保持6.3%的複合年增長率。

在美國,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的資料顯示,2020年3月疫情蔓延初期,美國保健品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51%,而6月至7月間仍然維持16.7%的增長,銷售額達到近10億美元(約合78億港元)。根據YouGov2020年8月發佈的一項調查,逾四成英國人在此前六個月間買過營養品,當中超過七成曾購入維他命。

疫情後,全球許多國家民眾對保健品的需求增大。(Getty)

在香港,最大健康及美容產品零售商屈臣氏集團 (AS Watson Group) 的資料顯示,向消費者推銷的維他命及營養補充劑的銷售額急升,屈臣氏香港董事總經理李家樂表示:「在提高免疫力的維他命類別中,例如維他命C,我們看到2020年第一季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躍升超過40倍。」

儘管關於維他命等營養品究竟是否有效的爭議一直不停,人們對它的熱情卻隨着疫情日益高漲。巴克萊(Barclays)的分析師Warren Ackerman表示:「如果你去看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去看看首要的指標,他們對健康和保健非常感興趣」。Ackerman認為,「疫情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加速器。每個人都意識到,無論(疫情)是否消失,健康和保健都將成為一股會持續下去的潮流。」

事實上,從業者指出,健康領域是少數不管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和之後、還是在整個疫情期間,都有增長的市場之一。

過去,這個領域一直由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 德國製藥及化工拜耳集團(Bayer)和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GSK)等製藥公司主導,但近年來,越來越多來自食品行業、家居用品行業巨頭也開始對這個領域產生興趣。

雀巢在2017年以23億美元收購加拿大營養品生產商Atrium Innovations,2021年,公司再斥資60億美元收購了全球三大營養品企業之一Natures Bounty(自然之寶)。此外,寶潔 (P&G) 、聯合利華 (Unilever) 也都在新冠以來加大投資,後者包括收購Horlicks在內,其銷售額已超過10億歐元,相比去年增長了四分之一。其既定目標是將消費者健康產品的銷售額提高三倍,達到30億歐元,並使其成為集團新的增長動力。

保健品的迷思

儘管保健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對於保健品的誤區令許多消費者不僅沒能達成保「健」的初衷,反而適得其反。

醫療科學博士林嘉良在接受《香港01》採訪時解釋稱:保健品主要是由一些植物、水果提煉出來,相對天然一些,有別於藥物是從實驗室中由化學生成、合成出來的,現時後生一輩擔心其副作用會強烈一些。而本身沒有疾病、只希望預防的消費者自然更願意服用似乎沒有副作用的保健品,身體有了問題才考慮藥物。

林嘉良認為,監管保健品的銷售人員較監管保健品的質素來得更為合理,同時也是相對容易執行。(受訪者提供)

然而,許多專家指出,受到保健品產業多年來的行銷影響,公眾總是認為更加「天然」的保健品必然比非天然的產品要好。

美國HCA Healthcare的研究主管Katie Suleta表示,舉例來說,如果提到「維他命C」,人們一般可能會想到橘子、預防流感。但如果說「流感疫苗」,往往人們更容易聯想到醫生的辦公室、疼痛和製藥公司。臨床證據顯示,流感疫苗可預防流感感染並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在巿場營銷下,維他命C功效被誇得像疫苗一樣有效,但實際上卻缺乏支持。

此外,一項針對意大利學生的調查發現,服用營養補充劑的人並不是因為擔心攝取不到足夠的維他命 D、鐵或奧米加-3。最常見的原因是為了提升運動表現,儘管沒有什麼證據支持這個想法。2018年發佈在學術期刊《Plos One》上的一項研究調查採訪了770名意大利大學生,結果發現,大多數人服用維他命的原因是為了提升運動表現,而實際上卻沒有足夠證據維他命的這種功效。

林嘉良則稱,很多時候西醫利用保健品入藥,這點可能也對公眾有誤導性:「例如傷風感冒咳嗽,他們會開出維他命,只是用他們的化學名稱如維他命B8的Adenylic acid、維他命C的Ascorbic acid等。」

許多人認為維他命多吃無礙,反而造成濫用而產生健康問題。(Getty)

過量服用

更嚴重的潛在問題是,許多消費者認為保健品即便無效卻也不會無害,殊不知過量或者錯誤服用也可能引發問題。

其中一個較極端的例子是,去年5月,一名來自英國薩里郡(Surrey)的89歲退休長者David Mitchener因服用過量維他命D身亡的事件更加引發了關注。Mitchener被送到當地的醫院後,醫護人員在他體內檢測到的維他命D含量達到380,即實驗室可檢測到的最高水平。十天後,Mitchener便因維他命D中毒、高鈣血症以及心臟和腎臟衰竭死亡。 據報,這位長者在死前至少9個月持續服用維他命。

除了維他命類保健品外,褪黑素、苯海拉明 (DPH)等許多常見的保健品都曾經有消費者因過量服用而產生低血壓、等危害的事件。

此外,隨着醫療的發展,一些過去被認為有益的保健品如今也被發現無效甚至有害。在亞利桑那大學鳳凰城分校醫學院擔任心臟科主任的Martha Gulati就坦言,當她還是一位年輕醫生的時候,身邊的許多老師、朋友都會開維他命 E和葉酸給病患——1990年代早期的初步研究顯示,這兩種保健品可能降低心臟病的風險,於是她亦建議她的父親也服用這些營養品。但後來的研究和臨床實驗顯示,高劑量的維他命E會增加心臟衰竭、前列腺癌和其他原因造成死亡的風險。她這才讓父親不再服用這類保健品。

林嘉良博士指出,消費者應該把保健品當作藥品去服用,不能過量。他表示:「假如大家有興趣翻開這些產品的包裝標籤去看的話,一粒的綜合維他命是超出我們所需的幾千的百分比,而且甚至我知道有人更是一天服食3、4粒。而他們的想法大多是覺得過量的話最多是多有作用,不會對身體造成負荷。對於維他命類的濫用情況可說是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