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大選:貪腐、經濟不振致最大政治轉向 執政30年非國大勢危
南非今日(29日)舉行大選,今屆被視為該國自1994年結束種族隔離主義後首次民主投票以來最重要的一場選舉,也是個重要的轉捩點。選前民調顯示,過去30年連續6次通過大選執政的非洲國民大會很可能第一次無法贏取絕對大多數的國會議席,支持率或首度跌破一半的40%;選後或須與第二大黨、白人色彩濃厚的民主聯盟、其他小政黨組成聯合政府,這勢必令這個非洲大國的政治變得更加複雜,並損害政策連續性及經濟穩定。
本周,南非將舉行5年一度的全國大選,國會400個議席一半由直選產生,其餘200席則按政黨的省級選舉結果分配。該國逾2,770萬合格選民將在29日選出國會議員和省議員,並由議員代表民眾推舉下一任的總統人選,預計本周末將有最終點票結果。兩日前,當地已優先讓老弱選民、投票日因工作或在囚等特定原因,無法親赴票站的逾60萬人提前投票。
早於2021年的地方選舉,「非洲國民大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非國大)的支持率已跌至46.04%。據當地廣播公司eNCA的最新民調顯示,非國大的支持率約為43.4%,選後雖很可能仍屬最大黨,但將難再佔國會多數議席,並很可能喪失多省控制權。
非國大在選前已全面啟動其自身強大的選舉機制,挨門逐戶四出拉票。總統兼該黨主席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拒談籌組聯合政府的可能性。有分析認為,該黨可以選擇與中間偏右的民主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DA)、保守派小黨因卡塔自由黨(Inkatha Freedom Party,IFP)組織中間派聯合政府,或是拉攏左翼的經濟自由鬥士(Economic Freedom Fighters,EFF)和新成立的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MK)組民粹左派政府。
一黨獨大卅載 支持度卻不升反跌
現時佔國會230席的非國大,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南非原住民族議會」(South African Native National Congress),該組織長期致力於為南非黑人爭取參政權,已故的人權鬥士曼德拉(Nelson Mandela)是成員之一。非國大在南非促進黑人平權的「解放」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因此在選舉動員上一直佔有極大的優勢。
該黨支持度的轉捩點發生於2009年,這也是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的一年。當年,前總統祖馬(Jacob Zuma)上台後,其貪污醜聞便從未間斷,遭到調查部門提出783項貪污指控,國會更6度對其發動不信任投票,甚至曾有過百萬人連署要求祖馬下台。在民怨沸騰及黨內逼宮的雙重壓力下,祖馬最終被迫於2018年辭職下台,並由副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接任總統職位。
此外, 非國大在過去10多年還被多宗事件所影響和波及,包括有2012 年的馬里卡納大屠殺,34 名礦工被警察殺害; 2013 年,前非國大成員組成了EFF;以及2015年和2016年廣泛的學生抗議活動等。
雖然拉馬福薩曾矢志改革非國大,惟其努力依然失敗,主要是他將黨內團結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對被指控貪污腐敗的黨內人物態度猶豫不定。許多被指控貪污的非國大地方議員正在尋求連任,由於地方權力地位的誘人利益,許多人競相角逐當地黨內的候選位置,甚至不惜互相殘殺。自2022年以來,政治暗殺已造成近100人喪生。
此外,拉馬福薩縱容其黨內失敗的民族主義和充滿種族偏見的經濟政策,例如當地一些經濟賦權政策要求企業將一定股份讓渡給黑人,這種強制性的做法嚇退了不少外國投資者,最終導致惡果。南非今天的失業率高達33%,位居世界第一,比飽受戰爭蹂躪的蘇丹還要多;而人均GDP更低於15年前的水平。
總的來說,非國大最主要的是存在貪腐、任人唯親等問題,加上缺乏國會監督制衡,導致民心流失的現況。當前,不少南非人抱怨國家經濟不振,社會不公,貧富懸殊,貪污和罪案猖獗,經常停電。他們強烈不滿政府敷衍塞責,施政失敗。
多年救助黑人政策成泡影?
1994年,南非迎來意義非凡的首次全國性選舉,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帶領非國大取得勝利,從此宣布結束長達半個世紀的種族隔離。現今的南非被譽為「彩虹之國」,因當地有超過 80%的黑人人口,但同時是一個多種族國家,有大量白人、印度裔或混血兒。
以曼德拉為首的非國大,經過30年的時間,至今卻還未使得不成比例地影響着大多數黑人的貧窮問題得到解決。現時,當地反對黨已有一個集體共識,即非國大千禧年初承諾的救助黑人政策(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 BEE)尚未兌現,甚至是失敗。大多數的黑人人口普遍失業,處於貧窮。據當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黑人的月入中位數僅有287.13美元(約2,243港元),只及白人月入中位數1287.3美元(約10,057港元)的四分之一。
此外,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南非是全球財富分配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經濟成長並未帶來足夠的就業機會;當地少數的白人人口在社會、經濟層面上維持着相對較高的地位。
BEE 的批評者還認為,人們過度強調透過巨額交易增加黑人對企業的所有權,而這些交易實際上只讓少數有政治關係的人致富。前總統姆貝基(Thabo Mbeki)的弟弟、獨立智庫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Moeletsi Mbeki認為,BEE導致公共部門嚴重的管理失當,是國家腐敗的一個巨大推動因素。他坦言,「如果我成為總統,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 BEE。」
不滿情緒高漲 扭轉南非人對民主的看法
過去十多年,南非的社會經濟問題尤為嚴峻,對出生於1994年後的一代影響最為深遠。舉例,當地謀殺案的發生率達到20年來的最高水準,還有貪污腐敗、犯罪問題、政府管理不善,導致許多地方城市的基礎設施惡化。去年,當地停電的次數更創下了歷史新高。
隨著對政治暴力和貪污腐敗的不滿情緒高漲,南非大選投票率也在不斷下降。30年前的投票率曾高達87%,而到2019年上一屆全國選舉時已跌至66%。根據今年大選前的一項調查,僅有不足三成的人相信未來5年他們的生活會有所改善。這種情緒更使得南非人對於民主的看法的改變,據民調機構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的調查,近72%的人表示,如果非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能夠確保他們有工作、安全和住房,他們願意考慮放棄投票權利。
從今天的情勢來看,非國大不僅面對國內支持度創下新低,隨着沒有經歷過種族隔離的年青新一代成為選舉中的重要勢力,無疑是已經為這個執政黨敲響了最大的政治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