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插畫家畫出FB、Netflix實體模樣 社交平台、線上串流回到從前

撰文:趙紀瑩
出版:更新:

身於社交媒體時代,由Instagram、Facebook、YouTube,到Netflix、Spotify等不同線上平台,改變一整個世代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年輕世代求新之餘,懷舊復古潮亦正逐步回歸。
有見及此,英國插畫家就嘗試將時下熱門網絡平台,以懷舊形式包裝後再現。在他筆下,各式平台「無違和」重置於上世紀末的科技發展脈絡,以70、80年代科技產品姿態再現,復古中見新意。

英國插畫家把當下媒體重置於上世紀科技脈絡,以舊物形式再現。 (Sheng Lam)

身於社交媒體時代,大家花時間於Facebook、Twitter以至Youtube等平台流連,早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社交媒體和智能電話興起改變一整個世代,「90後」甚或「00後」,從小浸淫於網絡文化,不論是KOL興起、即食文化,以至網絡上的echo chamber、資訊碎片化等,都已成為時代的剪影,定義新世代文化。要年輕一代認識網絡興起前的生活,以至上一世紀的科技產物,多多少少難免有代溝。

不過,有英國插畫家就嘗試將時下熱門社交平台,以懷舊形式包裝後再現,打破時代的藩籬。經他重新構想,Instagram、Youtube、Facebook、Twitter以至Spotify等網絡平台,通通重置於上世紀末的科技發展脈絡,以70、80年代科技產品之態重現眼前。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子科技產物開始普及。家中黑白電視,逐步為彩色電視取代。其後隨身電子產品相應面世:人人一部call機、手機等流動通訊產品外,流動音樂播放器更經歷幾代轉變,Sony於1979年推出第一部卡式機,1984年再推出Discman,音樂隨身聽隨即成為樂迷必備。同於80年代,資料儲存方式亦是推陳出新,磁碟由8吋、5.25吋再縮細到3.5吋,及後又被更方便的CD-R、DVD-R所取代,種種科技產物均寫下了時代的註腳。

這些昔日的註腳,在英國插畫家Sheng Lam的異想下,巧妙添注了21世紀的鮮活元素:1970年代寶麗萊推出的OneStep系列相機,恰好與照片主導的instagram相融合,成為插畫家筆下的《instogram》;1980年代家家戶戶必備的磁帶錄影機,正好與YouTube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搖身一變成畫家構想中的《YooTube》;至於卡式帶機,插畫家則視之為舊式音樂播放平台,與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合二為一成《Potify》,來一場新舊mix and match。

互聯網前後成重要分界線:

+1

構想有趣之餘,Sheng Lam的畫功同樣出色,「無違和」將新舊元素共冶一爐。他用上較老派寫實的漫畫風格,畫中強調細節、光影立體感,不免叫人想起日本漫畫大師大友洋克,以及其80年代科幻經典作《AKIRA》。此外,插畫家亦將昔日科技產物和現今社交媒體的特點並置,以借磁碟機和Facebook為發想的「Phasebook」為例,磁碟片和機身畫有發黃膠帶,更顯物品年代舊遠,而機身和碟片均用上Facebook標誌性的藍白配色,略帶幽默加上「讚好」手勢,簡單直接將新媒體的特色重置於舊物,讓當下文化,以懷舊方式再現,彷如一場時代的「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