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博覽】《月亮喜歡藍》監製寄語港人:面對中國,應要做自己

撰文:佘漢姬
出版:更新:
昨日的分享會由李偉民律師(右)主持。(黃國立攝)

被指是「黑人版《春光乍洩》」的《月亮喜歡藍》(Moonlight)成為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昨日就請到電影的監製Andrew Hevia來港出席分享會,由發跡史講到電影人該抱持的態度。

《月亮喜歡藍》的誕生

Andrew Hevia在美國邁阿密出生,父母是古巴人,因政權問題移民美國。他高中時進入當地的藝術學院New World School of the Arts讀視覺藝術,在那裏遇上未來的演員、劇作家、舞蹈家等等,包括《月亮喜歡藍》的原作者Tarell Alvin McCraney。之後Andrew再到三潘市的電影學院進修,因而認識了到當地拍戲的《月亮喜歡藍》導演Barry Jenkins。

當時Barry正在拍攝《Medicine for Melancholy》──部製作費只有1萬3,000美元(約10萬港元)的超低成本獨立電影。《Medicine for Melancholy》講述6個人在三潘市的故事,是Barry Jenkins 2007年的作品,亦是他首部長片。這部電影獲得無數正面迴響,Andrew卻難為朋友感到高興:「我來自邁阿密,Barry來自邁阿密,但他卻拍了一部有關三潘市的電影。為甚麼拍的不是邁阿密?人們談論紐約、談論洛杉磯,談論這些因為出名所以出名的城市,然而沒有人談論我們眼中的邁阿密。邁阿密不是只有沙灘,我跟Barry住的地方和《邁阿密風暴》(Miami Vice)所表現的很不同,那些片集的創作人不是來自邁阿密,很多東西都是虛構的。」

Andrew Hevia熱愛居住地邁阿密,希望有更多人透過電影認識這個地方,《月亮喜歡藍》亦因這個理由誕生。(黃國立攝)

出於對家鄉城市的熱情,Andrew與幾位同樣出身邁阿密的電影人創辦了以邁阿密為中心的電影節BORSCHT Film Festival,租用當地大劇院作免費播放。只要是有關邁阿密,影片的表達手法沒有限制,隨心所欲,因此作品類型多元化,感覺怪雞另類又有型,慢慢在國際打出名堂,吸引更多創作人加入。Barry Jenkins的短片《Chlorophyl》也是參展影片之一。有天,高中同學Tarell Alvin McCraney聯絡Andrew,說手上有個關於邁阿密的舞台劇劇本或許適合拍成電影,Andrew認為Barry Jenkins是最適合的執導人選,將兩人撮合,於是就有了奧斯卡史上成本最低的最佳電影《月亮喜歡藍》。

《月亮喜歡藍》榮獲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亦是史上最低成本的一套。(網上圖片)

拍電影要有原則

Andrew認為好戲不一定要貴:「BORSCHT電影節並不賺錢,我們找喜歡的電影人合作,到世界各地的影展公映。參展的電影通通成本不過5,000美元,這些電影不是為了賺錢而拍,不是為了事業鋪路,只是我們單純想與喜歡的人一起拍電影。有時候無錢好過有少少錢,預算太高倒過來會容易拍得廉價。」他又指荷李活大製作要做出許多妥協,未必是好事:「為了擴寬市場,迎合大眾,要做出一些對故事不好的改變。你情願有一小班關心你作品的觀眾,都不想要一大群愛理不理的觀眾。應該用概念或者創意來競爭,而不是資金。」

Andrew Hevia分享他與《月亮喜歡藍》導演Barry Jenkins相識繼而合作的過程。(黃國立攝)
+1

愛你所居住的城市

曾經居港一年的Andrew認為香港跟邁阿密有相似的地方:「很多在邁阿密的人都認為自己只是這個城市的過客,暫住在邁阿密,而不是在那裏扎根,就像我父母終有一天要離開邁阿密回到古巴。香港也是這樣,大部分人來自五湖四海,保留別處的身份,是時候想一想、談一談你為何在這地方,這地方對你有甚麼意義。面對中國或者美國,香港人應該要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