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危機?】《紐約斷背衫》導演楊曜愷:同志電影一定要拍
電影《紐約斷背衫》(Front Cover)講述兩個文化背景不同的男生,對出櫃、身份認同等都有不同的掙扎……作品除了被美國亞裔國際電影節選為閉幕電影之外,也得到聖地牙哥FilmOut同志 影展最佳劇本及Outflix電影節最佳國內電影評審團大獎。對於香港編劇兼導演的楊曜愷(Ray Yeun)來說,絕對是一種鼓舞。回想10年前執導的《我愛斷袖衫》,到今日的《紐約斷背衫》,Ray雖然認為亞洲同志電影數量增多了,但每一步也都困難重重。
雖說近年的同志電影變多了,觀眾也開始接受了,但Ray認為市場依然極窄:「好多人聽到同志電影都未必會入場睇,甚至會認為同志話題與我無關,所以不會去睇,就是因為這樣,票房不會太好。要去說服投資者也不是易事,但我想很多投資同志電影的人都不是想賺大錢,可能是想對社會做點事情,或者很喜歡故事、劇本、導演,又或者希望入圍電影節。」作品如果入圍了電影節,對之後找發行商是容易一點,不過Ray說這些都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事,就好像《紐約斷背衫》由編寫劇本到正式上映,足足花了4年時間。「這是很多獨立電影人會面對的問題,我有些同學拍完,等了又等,最後會變得無影無蹤。」
要跨過多少障礙
「跳落這個海就已預到是逆流,只不過游的時候要費多少力以及跨過多少障礙。」先不要理會別人的眼光,Ray說就連同行也不一定接受,問他為何如此堅持?他說曾經在出發到外國的同志電影節時,收到主辨通知,說因為有匿名恐嚇,活動可能取消。「最後電影節在領事館舉行,放兩部跟同志無關的作品。社會上仍然有很多的歧視及壓力,所以同志電影一定要做,無論有錢或無錢、艱難也好,因為是一群人的故事,而這群人的生活是有點不同,但他們的故事很值得講出來,就算是社會不認同……」
Ray除了是導演之外,也是香港同志影展創辦人,27年來,香港政府不曾資助,單靠贊助及票房的支撐,能夠走到今天也是難得。「為了票房,所以放映作品要迎合大眾口味,這種原因會讓特別一點的議題很難去生存。另外,因為有些作品只會播映一兩次,所以不會特地去做字幕,但往往不少女同志入場後發現沒有字幕,真的會馬上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