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人間】詹瑞文演技從「身」說起 你當我放大來演吧

撰文:戴嘉達
出版:更新:
「做戲好睇未必好戲,因為好戲不單止好睇,更重要是刺激觀眾去想像。」

為了刺激觀眾去想像,詹瑞文選擇浮誇的演法。浮誇的演法是甚麼?這要從他自己的「一身」說起。對,是身體那個身。

「我還記得,一除面具,聽到台下有人講,原來是詹瑞文,還以為是Dance School的學生」。

那些年,詹瑞文剛加入演藝學院時,有機會踏足舞台表演,但不懂演技是甚麼,死淨一股盲勁,同學們都取笑他做戲差,直至有一次……

「我參演一套全校公開的舞台劇,當時要帶住面具,做一個非洲巫師。我蒙住面,只用身體去表達該角色,一直帶動着故事發展,演畢後獲得全場觀眾掌聲。那一刻,我才發現自己怎樣去演戲」。

怎樣去演下去?詹瑞文並不是帶住面具去演其他戲,而是認清自己的長處──肢體語言,演藝畢業後,他到英國參與形體劇場的巡迴演出並跟隨名師專研現代默劇。

現代默劇大師馬塞.馬素,將自己的身體完全融入角色當中,一舉手、一投足都在表達角色的性格、情緒、思維及生命力,名副其實是從頭到腳尾都有戲。
「我將在外國所學的,再與在演藝學院所教的寫實主義結合,回港後把兩者慢慢實踐出來,就形成我的表演風格」。

但馬塞.馬素那一套當然不能照搬到香港,「我現在好嬲,好失望,好愛你」,把所有要演的內容,通通宣諸於口,這才是觀眾從本地電視劇看慣看熟的表達方式。

要不用語言,僅用身體語言去表達,詹瑞文選擇一步一步來,從現實生活取材,「讀演藝時,毛俊輝老師曾把那種寫實主義的表演方式,直接教給我們,心機精神都放在那裏,打了一個紮實的基礎。」

從初期的形體劇場開始、一路到舞台劇,再到參演電影,每次見他郁身郁勢,扮男扮女,一次過分飾多個角色,把醫生、傳銷員及古惑仔演活,觀眾看過後感到荒謬可笑,全因這些角色都是從街上真實的人而來的。

寫實的作品從生活中選出題材,但過程亦牽涉個人選擇,寫實主義者就是想保持一個幻覺,追求在未經人為操縱且較客觀地呈現真實。
《男人之虎》詹瑞文的獨腳戲,一人分飾30多角,多年來公演過百場,吸引差不多近十萬人入場觀看。(YouTube截圖)
詹瑞文在舞台劇的出色演出令他走進電影界,他在《絕世好賓》一人分飾九角,包括食環署衛生督察、執紙皮婆婆、外圍投注表哥Peter仔以及欠債表弟等,因而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YouTube截圖)
詹瑞文首次擔正主演《戲王之王》,這幕講到他在演藝學院學藝不成,自嘲自己只會誇張。(YouTube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