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多倫多電影節現場報導】談談多倫多電影節形象宣傳及架構
過往多倫多電影節一直沒有像其他大型影展般有獨特鮮明的立場,不過從今年的選片及活動安排可以看到,明顯有意在星光熠熠的鎂光燈背後加上了一分社會責任。其中提升女性電影工作者及女性電影地位絕對是最主要的任務。
撰文︰胡芷晴(Didi Wu)
百老匯電影中心及香港亞洲電影節節目策劃
今年第一次在電影節最重要單GALA PRSENTATION當中有一半是女導演的作品,40%在唯一的競賽單元PLATFORM (一個設立如2015年以賈樟柯電影《站台》命名的競賽單元,目標是表揚沒有機會在北美發行的電影),更超過一半的女導演作品在Discovery 單元(一個用作發掘全球新導演的平台,只供第一或二部導演作品的單元),而另一個重點單元SPECIAL PRESENTATION的開幕電影更是《I AM WOMAN》。由此可見女性聲音的作品在大中小、老中青的單元下都有佔據比一般影展高出20%至30%的比例。除此以外還有不少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及多個聚焦在女導演及性別平權的業内座談。在電影節期間也舉行了一個#ShareHerJourney 活動,讓公眾也可以參與。這些令人振奮的數字,絕對要歸功於今年新組成的節目組,因為當中的數目也是男女比例50/50。
在電視影集日漸成熟,製作規模和參與的導演和演員直逼電影級數的時候,電影和劇集的界線越趨糢糊,電影節不能再漠視這股大趨勢。坦白説其實自從網上串流平台開始普及後,電影業普遍都有萎縮的跡象,只有大型或小型製作,非續集式的中大型作品買少見少(上一部可能已經是《挑戰者1號》),其實此狀態是挺樣人憂心的,單看今年的片單便可看到存在的矮小危機,萬眾期待的作品數不出多少部(不是説電影質素下跌,只是整個工業的吸引程度已大不如前),有見及此多倫多電影節在2015年開始了一個電視影集的單元PRIMETIME,不只聚焦北美劇集。而在今年的6部作品當中,有來自澳洲,法國及捷克的作品,更有來自FACEBOOK WATCH的作品。暫時單元仍處與周邊的狀態,但未來會否進一步成為電影節主流,還有待討論。
能夠有一個多樣多變的視覺是現今倚重網上媒介的成功要素。多倫多電影節的主視覺一直有別於一般影展,沒有明顯的電影元素,相對輕鬆靈活,不會過分正經嚴肅。我個人則挺欣賞今年的設計,採用了不同的圖形,代表14個單元,也正正能帶出電影節的多元。設計不但為宣傳品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亦大大提升了其靈活度,透過不同的組合,可以拼湊出不同主色和構圖的宣傳品,令視覺統一之餘又單一,不會產生視覺疲累,在現今不能單靠實體宣傳品的年代起了很大的作用。圖形更可變成了動畫,增強了視覺的流動性和滲透力,在實體的宣傳上多加了一份無形的參與度。
另外電影節的宣傳片也非常值得學習,特別是用來宣傳加拿大電影及義工團隊的廣告。影片基本上每一場前都會放,而每一次 (真的是每一次) 觀眾都會拍手甚至歡呼,絕無例外,能夠營造出這麼強的歸屬感和凝聚力,真心佩服。
為了吸金,多倫多電影節今年新增了一個全新獨立的頒獎典禮,名為TIFF TRIBUTE GALA,在剛剛的星期一舉行,其實是一個頒獎夜暨籌款晚宴。既然電影節已經被視為奧斯卡前奏,何不直接來一個TIFF奧斯卡,既然人都來了。由於得獎名單事前已經公布,所以暫時仍處於一個星光熠熠的籌款晚宴的狀態,不過這對參與電影節的嘉賓絕對也是好事。
作者︰胡芷晴 (Didi Wu)
百老匯電影中心及香港亞洲電影節節目策劃
胡芷晴曾修讀建築,因熱愛電影,其後於倫敦修讀電影策展,曾於台灣國際紀錄片節工作,隨後加入百老匯電影中心的策劃團隊,放映不同類型的電影。她欲嘗試策劃電影以外的節目,探索空間與影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