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影展.來稿】細看10部華語作品 楊冪《寶貝兒》探討棄嬰

撰文:麥聖希
出版:更新:

今年康城是亞洲電影的大年,幾乎最有份量、觀賞度最高的都是來自幾位亞洲導演的新作,是枝裕和、李滄東、賈樟柯等,而現在接下來的多倫多電影節,亞洲電影的曝光率一直不錯,而今年的華語電影更打破了以往日韓電影主導的局面,全面傾向於華語電影。

多倫多影展現場。

多倫多影展的華語電影,共10部,很遺憾沒有香港電影的代表,台灣有何蔚庭的《幸福城市》,其他來自內地的新舊作品。除了在康城以及其他地方首映過的作品,包括姜文的《邪不壓正》、賈樟柯的《江湖兒女》、陳凱歌《妖貓傳》、畢贛的《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王兵《方繡英》、胡波《大象席地而坐》,還有一批新鮮出爐的作品,如剛剛在威尼斯地平線單元摘下最佳劇本,萬瑪才旦的《撞死了一隻羊》、張藝謀的《影》、劉杰的《寶貝兒》,以及新導演白雪的《過春天》,大師新秀、大製作小成本,同樣兼備,是記憶以來華語電影參選最多的一屆。

比起前作,今次導演的電影語言是一大提升。(《撞死了一隻羊》劇照)

萬瑪才旦近年創作力旺盛,小說、電影相繼登場,2015年《塔洛》才在威尼斯的地平線參賽,今年則已在同一單元獲最佳劇本,成績斐然。《塔洛》是導演在創作上的一個重要階段,與之前的作品在電影語言上一大提升,而這次的《撞死了一隻羊》,在敍事上更再次躍進,減低了語言說故事的重要性,依靠強烈飽滿的影像,融入夢境、回憶和現實,精煉簡約地交代劇情,既有留白想像的空間,又有玩味幽默的感覺,讓一個「殺手」的救贖故事變得更富電影感。近年每次看他的作品,都有種很踏實的大師初型感覺,有說他是當今之下最被低估的華語導演,一點也不為過。

有說導演萬瑪才旦是當今之下最被低估的華語導演,一點也不為過。(《撞死了一隻羊》劇照)
《寶貝兒》是又一涉足敏感話題的中國電影。

《寶貝兒》探討棄嬰問題
世界首映的劉杰《寶貝兒》,屬社會寫實題材,探討棄嬰問題,寫醫院女工如何追查一名父親將親生患病的女兒帶離醫院,準備人工為她臨終的故事。導演巧妙地以楊冪本身亦是棄嬰孤兒的身份,飾演該名醫院女工,讓她身同感受,增加故事的說服力。電影在她鍥而不捨地追尋下落時,揭示了社會棄嬰問題的嚴重性、人性的悲凉,而楊冪與她養母之間的故事,亦帶出了社會制度不合人情的一面。

一直以來,明星參演公益電影都不算什麼新聞,從章子怡、趙薇、楊子姗,到今次的楊冪,屢見不鮮,她們素顏出演,的確眼前一亮,演技能否突破,見仁見智,但起碼一定能起宣傳作用,這是可喜的。《寶貝兒》的楊冪之外,演她好友的李鴻其更叫人驚喜,啞巴的角色只靠手語和表情,入木三分,而他在今次多倫多電影節𥚃共有三齣作品,其餘的包括畢贛的《地球上最後一個夜晚》和何蔚庭的《幸福城市》。

他不走傳統帥哥路缐,多演配角,成名作《醉生夢死》中的演技有目共賭,《幸福城市》的故事分三段,按故事時序來看是未來、現在和過去,他演的是「現在」中老婆(黃璐)失軌的警官一角,能量充沛,慍火得宜,絕望和希望混為一體,最後被同僚和制度出賣,惹人憐憫。近年與他並駕齊驅的,算是鄭仁碩,兩者都是台灣非常有潛質的演員。

內地跨境學生《過春天》
在多倫多參選的另一寫實電影《過春天》,是白雪首次執導作品,題材特別,從深圳香港獨有的跨境學童現象出發,講述本身父母分隔兩地的女學生,因緣際遇之下遇上非法組織,成為帶水貨的專家,專門從香港偷運最新款的手機到深圳轉賣圖利。導演本身沒有在深港兩地居住,但卻能掌握社會脈搏,精準地點擊這社會現象,情理兼備,細緻可信,不但沒有流於說教,為這議題妄下斷語,反而寫活了在這現實下生存的矛盾和無奈。

《過春天》會提及跨境學生變成帶水貨專家,專門從香港偷運最新款的手機到深圳轉賣圖利。

張藝謀的《影》,則是一場影像盛宴。一如他的作品,場景設計甚為風格化,利用水墨畫的筆觸,呈現了中國式山水畫的背景,成為《魔戒》式連埸格鬥激戰的舞台布景,而三國時期的文臣武將、主僕關係的顛覆,亦滲透出莎翁角色的悲劇性。鄧超一人分飾兩個挺有意外驚喜,成功演活了主人與影子的兩極性格,一個面臨顛狂崩潰的邊緣,一個有勇有謀的作戰到底,最後精神分裂地自己打自己,頗具瞄頭,但若回歸電影的本質,觀眾還會消費影像、消費官能刺激後便滿意離場嗎?

《影》的男主角鄧超為角色又增肥又減肥,可惜未能親身來到現場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