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物語》瑛太廢青打出激情 專家講解日本摔角手紅過偶像明星

撰文:胡劍威
出版:更新:

要數這個4月的最強電影肯定是《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猛片當前各界都讓路,惟獨有個日本人單騎對抗成班超級英雄,他就是型仔男星瑛太。和荷里活大片同期上映,《擂台物語》以滑稽風格和摔角比賽,另開熱血路線,一樣咁好睇。電影請來真實摔角選手參演,原來不少選手仲紅過明星,到底現時日本的摔角業界是怎樣?一於請《摔角時報》主持Johnny解說一番。

《擂台物語》中瑛太是一個演員,其實也頗切合摔角手的本質。
睇了摔角多年,《摔角時報》主持Johnny話自己最欣賞日本摔角手的刻苦。(黃國立攝)

在香港摔角肯定是冷門項目,不過總有一班人為之瘋狂,趁住今次瑛太和佐藤江梨子主演的《擂台物語》上映,我們也能一睹日本的職業摔角市場。電影由《100円的愛》導演武正晴操刀,一貫的幽默加熱血,而當中更加入很多現實的摔角和拳擊相關事物,包括真實的K-1拳館、「WRESTLE-1」公司和武藤敬司、武尊、黑潮二郎等選手,如果你是摔角或格鬥迷,入場一定睇得好過癮。為了方便觀眾了解某些情節,由資深摔角迷兼網台《摔角時報》主持Johnny來講解,就最適合。

各位70、80後還記得當年亞視的《週末摔角大狂熱》嗎?禿鷹賀根、魔蠍史丁、斬柴佬阿拔,到近年的619、The Rock、 John Cena等經典選手名字,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而和普遍摔角迷一樣,Johnny也是在廿多年前透過衛星電視觀看美國「WWF」等比賽,「細個覺得啲選手好有Character、好得意,有晒絕招咁好型。」從此就愛上這項運動。當然,大家都知道摔角是「表演」多於競技,是一個有動作的舞台劇,但要打得好睇也不是易事,尤其在日本。

「日本摔角也是在戰後由美國傳入,50至60年代非常盛行,當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力道山,好多影視作品都以他為題材講摔角,而他的徒弟安東尼奧豬木、巨人馬場其後都承接了衣缽,把摔角在日本發揚光大,到世界各地打比賽、開了自己的道場,到現在還從政、參與演藝節目、推出不同商品和開餐廳等,非常出名。」《擂台物語》戲中提及的「新日本摔角團體」就是豬木創立,而有份演出、領導「WRESTLE-1」的武藤敬司也是他徒弟之一。

戲中有多位職業摔手和業界人士參演,例如黑潮二郎。
原來香港都有摔角聯會,Johnny指已經運作了10年,不時都有舉行比賽但最困難是找場地。(黃國立攝)

Johnny指日本摔角傳統上比美國的更加偏向格鬥術,選手講求要打好功夫根基,當中包含真正埋身肉搏成份重過其他國家,絕不是「演員」咁簡單。「日本的摔角公司每年都會搞選拔尋找新血,傳統上一個新人最被是沒有稱號甚至名字,他們加入道場門下要先做好長時期的勞力工作,如洗地、幫前輩做跑腿等,同其他拜師學藝的工作無異,在修練一段時間後有潛力的會被送到外國,如美國、墨西哥等摔角聖地,學徒要靠自己在當地拳館生存,邊練習邊創出絕技,再回到日本才能正式出道,一般都要3、4年左右,才能成為現在大家看到於擂台上的樣子。」他笑說電影中的艱苦訓練也不是虛構,「日本真人的好嚴格,不像美國現時有些選手只訓練一個月就上台打。」

不過,日本摔角業也像美國一樣曾有低潮,大約在2000年前後,受到MMA和K-1等真實格鬥比賽的衝擊,以娛樂為前題的摔角未夠「真」被人嫌棄,一些摔角手轉打MMA也技不如人,業界開始走下坡,Johnny說那段時淘汰了不少細道場。「其實到現在仍是以新日本等幾個較出名的團體撐住,不過他們都轉了型,2010年後捧了很多靚仔選手,例如黑潮二郎,他們不止樣子俊俏,形象又出位又打得,仲成日上電視,吸引年青人成為粉絲,時下好多日本學生哥和學生妹都迷摔角手,人氣好比偶像男星。」業界轉型,再加上網絡的幫助,以前只能入場觀看的比賽,外國人如今都可以上網睇,大家有興趣不妨多加留意。

+5
型仔拳手「武尊」在戲中是瑛太的最後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