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權司機】國民影帝宋康昊超有社會承擔 拍戲不考慮政治因素
提起韓國演員,可能大家都會自動腦補一堆「鮮肉」演員,宋仲基、金秀賢近年紅得很,另外很能會想起孔劉、趙寅成、蘇志燮這些有形有款的「大叔」。然而,不要以為韓國作為整容大國,就個個都以外貌先行,譬如站在韓國電影圈頂端的演員,有「國民影帝」之稱的男人宋康昊,就是一個其貌不揚,但憑其精湛的演技與人格魅力而廣受認同的影帝級人馬。
宋康昊演技雖然出色,但讀大學時卻並非電影系或表演系出身,但他確實有演戲天份,亦熱愛表演。因此,他在退伍後加入了釜山話劇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他曾說:「話劇的表演經歷令我確立未來的表演方向,找到新的勇氣和目標。」話劇團的磨練,為他的演技打下了基礎,讓他日後在電影圈的路更好走,更易發光發亮。
1996年宋康昊拍了他的第一套電影《豬墮井的那天》,不過戲份很少,只是一個比「咖哩啡」好一點的角色,對宋康昊而言,這並不算真真正正地拍了一套電影。直到1998年,不過兩年時光,宋康昊便找到第一部能讓他發揮的電影《No.3》,而這套電影讓他一舉獲得大鐘獎最佳男新人獎與青龍獎最佳男配角,從此聲名大噪。
出道4年得影帝
不過令更多人認識他的,是兩年後宋康昊在朴贊郁導演的《JSA安全地帶》中大展拳腳,摘下了當年大鐘獎的最佳男主角獎,出道年僅4年便獲影帝殊榮,可見宋康昊演戲天份極高。不過同時也看到韓國的電影頒獎禮確實能做到完全根據電影的表現來頒獎,而不計較年資。而漸漸地,宋康昊愈拍愈多好作品,2003年的《殺人回憶》橫掃韓國國內的電影大獎,被稱為「韓國史上最偉大的電影」;2006年的《韓流怪嚇》,令他獲得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成功衝出韓國,成為亞洲公認的影帝級人馬。
宋康昊在韓國一直有「票房靈藥」之稱。在1999年《生死諜變》之前,韓國電影一直乏人問津,連韓國人自己都沒意慾支持,而正正是這套由宋康昊主演的電影成為韓國電影崛起的轉捩點,讓更多人意識到韓國電影的實力,開始有更多人支持。除了如《狼嚎》、《藍盬》等少數電影票房失利外,其他絕大多數有宋康昊參與的電影都叫好又叫座,其中就不得不提2013年的《逆權大狀》,這套電影除了票房上的成功外,更展現了其個人人格魅力。
《逆權大狀》中,宋康昊飾演一名稅務律師宋佑碩,因為一宗案件令他投身人權運動,參與維權案件,而故事的原型,其實取自南韓前已故總統盧武鉉。由於內容上衝擊韓國政府,而偏偏又大賣,故當年朴槿惠政府曾把宋康昊列入「文化藝術家黑名單」,而被列入黑名單的藝人會斷絕政府支援,不獲發放補助資金與拍攝協助,對其演藝工作大有影響。而這份「黑名單」曝光後,名單內的藝術工作者更積極地參與其後的反朴槿惠示威,可說成為罷免總統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演《逆權司機》確有壓力
而今次的《逆權司機》無論在名字或意識上,都有點延續《逆權大狀》的意味。這位「國民影帝」儼如化身「民主男神」,賣力地為韓國民主出分力。然而,這位影帝一開始並非很樂意去演這個角色,他在接受韓聯社的訪問時說:「決定接拍這部電影時,我認為應該為觀眾好好地演繹光州的那段慘痛歷史,所以有些壓力。」
能力愈大,責任愈大,要重現這個促使韓國民主進步的一個歷史重要時刻,即使影帝也表示不容易,甚至一開始考慮過「辭演」,是經歷過「黑名單事件」,擔心政治壓力嗎?不,宋康昊指壓力並是出自政治因素,政治不是他考量出演與否的原因。而原因單純只是「沒把握能處理好角色」。當年拍《逆權大狀》擔心牽連已故前總統盧武炫,今次《逆權司機》也有類似的擔憂。不過相信宋康昊現在看到《逆權司機》有如此佳績,無論是他或是過生的金四福在天之靈,都感到欣慰。
當年《逆權大狀》上映後,跟盧武炫總統相關的書籍及其生前作品銷量急升,而《逆權司機》的影響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電影促使政府徹查當年光州事件真相,成立調查團研究到底當年政府有沒有出動直昇機掃射示威者,及其他事項。相信導演張勳或是宋康昊等人都沒想過電影會帶來如此大的影響,算是意外之喜。對比很多要「擦政府鞋」的中港影星,宋康昊相對之下無疑更值得大家尊敬,也許他自己沒意識去影響,但他的戲、他的所作所為,真的影響了韓國數代人,「國民影帝」之稱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