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問電影迷? 彩蛋起源你要知!
撰文:爆檸哥
出版:更新:
彩蛋的意思是在影片中加入一些蜘絲馬跡,為劇情刻意安排一些小心思,讓觀眾慢慢享受意外發現的樂趣,同時令電影精彩度大副增加。哪彩蛋這個概念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叫彩蛋呢?
彩蛋主要源自西方復活節尋找彩蛋的遊戲,
從十二世紀起,
歐洲人在復活節期間有互相贈送彩蛋的習俗,
平民會把蛋塗成紅色,
貴族則會塗不同顏色。
到了民藝復興時代,
黃金蛋取代了彩蛋,
而且開始了一些與彩蛋有關的活動,
例如把彩蛋藏起,
最快找到的人為之勝利,
彩蛋在這裹也象徵驚喜或一些功能。
1979年,
當時雅達利(Atari)新上任的老闆偏向資本家,
所以不允許雅達利遊戲中寫上創作者名字,
一律只可標示雅達利。
但程式設計師Warrne Robinett認為此舉不尊重開發者,
在「魔幻歷險」遊戲中寫上Created By Warrne Robinett,
然後便辭職。
雅達利發現後因改掉要花大量金錢,
便將錯就錯宣傳為復活節彩蛋,
令遊戲中出現彩蛋等情況更廣為人知。
更多相關文章:玩轉Google! 7個Google搜尋頁面隱藏彩蛋
同年,在一套電影大青蛙布偶中片尾出現了一個彩蛋,
在那之後不少喜劇電影也在片尾加入彩蛋。
到了近年一系列的超級英雄電影,
都紛紛在片尾加入彩蛋,
英雄電影粉絲也會期待彩蛋,
可見已成為一個既定形式。
但隨著片尾必有彩蛋的普遍化,
不少電影若不入彩蛋便會令觀眾有失所望,
這令彩蛋本來的意義有點偏差。
電影彩蛋的出現,
包含了創作者對觀眾的感謝,
往往我們在彩蛋中也能發現一些小驚喜,
這絕對是送給觀眾的小禮物。
資料由YOZ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