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Half-Life自己做

撰文:GEME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作者:黑色休謨

有些遊戲或漫畫要我們苦等,我們等得到《HUNTER×HUNTER》,但我們等不了《Half-Life》。最近絕望的玩家終於收到一份非官方的劇本,因此決定自己《Halft-Life》自己做。

(封面圖片:《Expo Decay》、《The Third One》、《Epistle 3》、《HL: Minimal Edition》遊戲畫面,《Half-Life》標誌)

等不到的 Half-Life

《Half-Life》系列自2007年的《Half-Life 2: Episode Two》後就停止推出新作,10年以來都不見《Half-Life 2: Episodes》的第三部,更別提《Half-Life 3》了。2007年也正值初代《Portal》推出,Valve 寧願以相同的世界觀另外開發新作,都不願延續《Half-Life》系列。根據 Valve 的內部人士消息,創辦人 Gabe Newell 無意開發更多《Half-Life》作品,開發團隊即使有心,亦舉步維艱。

無數玩家渴望《Half-Life》續作,Valve 憑著 Steam 坐擁無窮盡的資金,當初開發《Half-Life》的公司已經不復當年了 (《Half-Life 2: Episode Two》宣傳圖片)

突如其來的謎之書信

《Half-Life》系列編劇 Marc Laidlaw,後期轉而負責《DOTA 2》的劇本,最後於2016年離開 Valve。今年8月底 Marc 突然在個人網站發佈了一篇以書信體寫成的文章,題為〈Epistle 3〉(使徒書信 3),署名是 Gertrude Fremont 博士,這名字與《Half-Life》主角 Gordon Freeman 博士非常相似。信中的內容似乎承接遊戲,甚至可以說是《Half-Life 2: Episode Three》的故事大要,信末 Gertrude 指如無意外這會是她最後一封信。所有跡象都表明,Marc 似乎想以隱晦的方式為這漫長的故事劃上句號,但礙於不再是遊戲官方編劇的身分,他無法寫得太直白。

書信沒有附加任何說明,原作的《Half-Life》角色 Gordon、Alyx Vance、Wallace Breen 與 Judith Mossman 除了易名外,更轉換了性別,以避免侵犯到 Valve 持有的版權 (Marc Laidlaw)

化絕望為希望的 Game Jam 

這封信當然馬上觸動《Half-Life》忠實玩家的神經,遊戲開發者 Laura Michet 甚至在書信發佈後第二天就在 itch.io 發起一場《Half-Life》主題的 game jam,直接名為 Epistle 3 Jam。這次 game jam 不限遊戲類型或美術風格,只有一條規則:要包含部分或全部〈Epistle 3〉中的故事情節。Epistle 3 Jam 屬於非競賽性 game jam,從8月26日開始,11月2日完結,集合了一群《Half-Life》迷創作出32款遊戲,各自演繹自己心中的《Half-Life》以及對〈Epistle 3〉書信的理解。

Laura 的信念是要抵抗《Half-Life》不會有續作的絕望,宣稱現在《Half-Life 3》已經屬於所有人 (itch.io)

Gordon 博士32面相

有開發者盡力忠於「原著」,《Half-life 2: Episode 3 Proof of Concept》就嘗試重現 Marc 書信中的一個場景;也有開發者完全改變原作的模式,例如《Expo Decay》是一款俯視射擊遊戲,玩家要殺死沿途擋路的 Headcrab、喪屍與 Combine 組織人員。

《HL: Minimal Edition》與《The Third One》都讓玩家再次使用 Gordon 招牌武器鐵撬,前者乍見之下似是一款《Minecraft》版《Half-Life》,是一款結合像素人物與 3D 環境的 platformer 遊戲;後者是第一身文字冒險遊戲,在向前衝的同時,玩家要搖晃滑鼠,以鐵撬擊殺迎頭撲過來的 Headcrab。

最奇異的一款遊戲,直接以《Epistle 3》為名。這作品雖然採用 FPS 的形式,但玩家面對的是一個幾何形狀世界,地上矗立著不同的立方體,玩家可以射擊它們,它們或會消失 (死去),或會以各種文字回應。本作有較重的解謎元素,創作者似乎意圖用隱喻的方式回應〈Epistle 3〉書信。

射向雪花雜訊後會有人罵粗口,真是非常詭異的遊戲 (《Epistle 3》宣傳圖片)

各位《Half-Life》玩家可以到 itch.io 頁面免費下載全部32款遊戲,但願我們以後仍然有機會玩到《Half-Life》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