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魏天恩:變遷中尋找回憶 每次跑這裏都很快樂|跑向18區
「看着現在的葵青區,心情難免複雜。」
魏天恩在葵青區長大,之後住過東涌、屯門,幾年前讀大學時又搬到北區一段時間。在「外」生活過,跑過外面的路,然後輾轉回到老地方。成長回憶湧上心頭,卻驚覺那些「葵青專屬」的舊日痕跡,已隨着社區發展被一一抹去。
攝影:盧翊銘 短片:吳紀恩、吳浩然
【編按】跑步,連繫人們與社區,賦予我城生命力。「跑向18區」系列,透過跑步人探索香港不同角落的故事。
「葵青區是我的根。」香港長跑好手魏天恩,成長經歷大都在青衣:出生後、小學、中學、現在。初中時,天恩因為肥胖而受到朋輩壓力,於是開始跑步,然後患上厭食症,後來跑步再次成了整件事情以至人生的轉捩點。想減肥、開始跑步、厭食、停跑、康復、重跑,概括了天恩那些難捱的日子,亦令她重新審視跑步這回事。
「我中學的banding低,但每個老師都很好。那段日子,是老師們讓我記起了跑步的初心。他們令我記得,跑步不應因為獎項而滿足,而是除了為了健康,更應為了純粹的開心而跑。」
後來升上大學,天恩搬到北區居住,當時背負着要用獎項及成績幫助學校「攞分」的壓力,漸漸又忘了跑步的初心。直至當她再回「老家」練跑,每次經過母校燕京書院那邊,她都特別感觸:「我能堅持跑步,都是因為我想着中學的片段,老師鼓勵、患過厭食症、又代表過香港比賽、考公開試……那段日子跨過了許多難關,加上在葵涌上學的弟弟也正經歷這階段,每次跑過會有點感慨,也希望弟弟能從中學帶走更多回憶。」
每條練跑路線都有故事
其實不止學校,天恩的練跑路線遍佈葵青區,她會因為天氣、心情、日程而選擇當日的路線。她現在家住安蔭,慢跑的話,會從住所跑到葵盛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那邊,之後往荃灣海濱再跑到深井,來回一共20公里。
「跑到荃灣海濱,有兩條路選擇,一條是由墳場上去跑到荃青橋,另一入口就是直接由海濱上去,那麼跑到青衣之後,就可以跑青衣海濱,那裏路程好短。」
想方便快捷,天恩會跑「過條馬路就到」的金山。「有時跑上金山兜一圈折返,有時就跑到城門水塘,那裏有好多小徑小路可以跑,也不用5公里,如果願意跑樓梯,甚至跑3公里就可以到達城門水塘。」
舊社區消失 只為引入連鎖店
她還有一條回憶滿滿的路線,就是跑到青衣涌尾、長康邨那邊。小時候,天恩的爺爺嫲嫲在長康邨開了一家五金舖,可是因為抵受不了社區發展帶來的租金壓力,在天恩中六時無奈結業。
現在天恩偶爾藉着練跑重回舊地,「那些年,每天放學就回舖頭,什麼都玩一餐,我還學懂了基本的五金。是幸福、亦是無憂無慮,要負擔起的事情不多」。
站在成長的分水嶺,饒富人情味的小社區逐漸消失,譬如一個好端端的街市,現在好像變了個超市,又有個水族館,每家小店都被迫結業,到頭來卻是為了引入一式一樣連鎖店與快餐店。看着「眼前的回憶」面目全非,天恩有時甚至不想再經過,但又難抵住那份熱愛,總之心裏就是複雜無比。
「世界一直在進步,同時也失去很多。」天恩慨嘆同時,也嘗試理解這樣的轉變,她明白進步是好事,但也不應失去太多本身的獨特之處。從流散失落的回憶拼圖重塑葵青區,那是即使變得再醜,也是一直孕育她的避風港。她也曾因為太愛跑步而悔恨,就是舖頭結業前一、兩年,她總是外出到處跑步,忽略了家人,結果一切都回不了頭。
如今,走在青衣自然徑,沿着上山的路跑,這是天恩最愛的練跑路線。「每次跑這裏,我也很快樂」,走到高處,鳥瞰整個葵青區,就像回望過去的路,說到底,苦中還是有着點點甜的。
延伸閱讀.第二集
從跑者視覺看其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