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健長跑】輪椅跑手克服病患後遺症 靠雙手「跑」出不一樣人生
長跑的意義不只強身健體,更為生活添上色彩。朱潤明(William)和郭紀旻(Karen)因小兒麻痺和大腦麻痺而行動不便,生活處處碰壁。兩人經朋友介紹加入香港傷殘青年協會輪椅隊(傷青隊),以輪椅代替雙腿,「跑」出不一樣的人生。「香港迪士尼樂園10k Weekend 2019」的「怪獸公司3公里賽」,將是他們跑步生涯的里程碑。
William半歲時受病毒感染,高燒不退,當家人發現他雙腿未能活動,求診時已證實雙腿神經已受傷害,患上小兒麻痺症,自此要以腳架和拐杖協助步行。小男孩沒因為自動不便而遠離運動,因為「同學仔」的體諒與鼓勵,他仍能享受足球的樂趣,就算因為只能用手無法用腳,花足8年時間,仍堅持學會自由泳與蛙泳。
延伸閱讀:
【親子跑】三歲丫 三雙腿 三公里 父母盼小女兒跑出耐性
唯獨「坐輪椅」這回事,William曾經抗拒,「只有病人或失去活動能力的人,才會用輪椅」,直至他看到傷青會輪椅隊成員,坐在輪椅在運動場奔馳,加上其他隊員極力鼓勵,他終在2012年加入輪椅隊,從傷健長跑享受速度度,更發現這是建立信心的舞台。「以前用腳架、手叉行數百米,已經很累。但當我第一次以輪椅由烏溪沙站『碌』到大圍站時,這10公里的路程令我的信心愈來愈大。」
建立信心背後,是William每一課的艱苦訓練,重新學習呼吸節奏,也要不斷來回斜坡鍛煉臂力。2014年開始,他與隊友一同到大連、長沙和鄭州等地參賽,從3公里開始,到2018年12月於中山以4小時30分完成人生首場42.195公里,這是他最難忘一役,因為過程遠比想像中艱辛。「那次要上3條橋,經7條隧道,加上天雨濕身,失溫令我於30公里時已手震和手指麻痺,但仍能在預期時間內完成。」除了馬拉松,他更帶同戰車環遊世界,到過瑞士、德國和比利時等地,「輪椅使我愈走愈遠」,這些畫面令他多年來一直在輪椅運動堅持。
生活不便曾令William因為無法參與某些活動而失落,他曾因室內籃球場的場地管理員擔心輪椅會弄花地板,被拒諸門外,即使是現在的訓練基地將軍澳運動場,也經眾人多年努力爭取,才能於此練習。傷健共融是漫長的過程,幸好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彼此都能體諒,William也因傷青隊的群體活動變得開朗。傷健人士的心路歷程,我們未必全然理解,William選擇以教練和同路人身分鼓勵身邊人,「現在會一對一帶C組(年資最淺)的隊友,分享推輪椅技巧和我的經歷,希望能加強他們的意志」。
坐在William身旁是加入長跑大軍才半年的「新丁」Karen。她先天患上大腦麻痺,身體協調欠佳,肌肉較弱,走路容易跌倒,「以前站5分鐘便會腰痛,有被針刺的感覺」,所以她以電動輪椅代步。身體缺憾令小妮子抗拒運動,偏偏特殊學校的老師與同學極力鼓勵她,「我不適應手動輪椅的手感,也想逃避我推得很慢的事實。但同學就是看中這個弱點,所以邀請我入隊」,外行如我們以為電動輪椅與手動輪椅的分別只在於控制桿和手划,但在Karen眼中,卻截然不同。
事實上,Karen一年前已鐘情於輪椅籃球,但跑步能訓練體能和速度,加上籃球隊隊友介紹,她半年前決定雙線發展。得到傷青隊的師兄師姐耐心指導,Karen終於不再覺得推輪椅是苦差,「他們教我推輪椅的方法,經常叫我放鬆,不要緊張」,她補充說:「以前推3下就累了,但慢慢推到3公里。」現在6公里的路程已難她不倒,加上運動令她變得開朗,從前每天都留在家和宿舍休息的「宅女」,到現在逢星期三、五練習,認識更多朋友。她說:「入隊初期,很擔心會阻礙他人,不願嘗試。以前覺得事情很困難就會放棄,現在都會去試,即使失敗我也努力過。」Karen的付出和轉變,大家有目共睹,學校老師也認同她的進步,對Karen來說是個額外收穫。
無論是首次出戰的Karen,還是身經百戰的大師兄William,「香港迪士尼樂園10k Weekend 2019」的「怪獸公司3公里賽」,也只是其中一站,將來定必走得更遠。說到未來,Karen堅定不移地說:「我想看我是否真的比之前快,也要推動自己更快。」William希望用去年馬拉松的成績報名參加澳洲布里斯班馬拉松:「我也想到台灣,像健全人士踏單車一樣,用輪椅來一遍環島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