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無畏無懼! 香港跑手衝向紐約
紐約馬拉松,世界六大馬拉松中參加人數最多,規模最大。2017年,紐約馬拉松收到近十萬抽籤報名申請,而抽籤成功率極低。比賽由Verrazano-Narrows Bridge開始,進入Brooklyn,跑過Queensboro Bridge,到終點Central Park。這42.195公里的意義,並不是支付300多美元報名費後完成賽事這樣簡單,而是無所畏懼突破自己的過程。
面試過百選手 選出30人名單
今年New Balance繼續成為紐約馬拉松官方贊助商,而「THE ROAD TO NYC」計劃,亦由此而生。目的選出四名香港跑手,為他們度身訂造訓練計劃,品牌提供專業裝備,並全力資助運動員11月挑戰紐約馬拉松,突破自身極限。第一階段,New Balance Run Club蔡達明教練連同NB團隊面試過百跑手。除了形象、紀律、可塑性、故事性,亦確保跑手擁有堅定信念,接受NBRC的訓練挑戰。經過幾日面試,最後選出三十人,接受為期四堂培訓。
日曬雨淋 未曾放棄
第一堂訓練在7月12日,雨下不停。青衣運動場跑道上,幾乎只有這三十名跑手,淋着雨一圈圈在訓練,沒有人放棄。經過7月19日第二堂訓練,7月22日,第三堂訓練要跑一個長課。當日陽光普照,最高溫度32.3度,跑手要在青衣海傍跑五個來回。這20公里,是體能鍛鍊,也是心理考驗。烈日底下,可以早早放棄,也可以拼盡全力直到雙腳無力,而這點才是馬拉松比賽最珍貴的精神。
跑得快不是唯一準則
7月26日,最後一堂訓練完結後,大家圍着教練,聽他說話。「跑步是很平等的,穿上背心短褲,就無人理會你的身分,賽道上沒有階級觀念」,有的只是共同訓練共同目標。教練說,這個月大家一步一步完成過往無想像過的訓練,「你們的人生跨前了一大步。」宣佈結果前,他再重伸一次「快,並不是挑選的唯一準則。」着重的是跑步背後的理念,有沒有可以延續的故事。然後,教練讀出了四個名字。
4個跑手 4個故事
Carman的全馬時間大約三小時十二分左右,是香港排名近頭十的女跑手,六大馬拉松跑了兩個,第三個,就是三個月後的紐約馬拉松。「今次的對手很強勁,沒想過會選到自己。」今年自覺狀態正好,亦希望踏出舒適區,接受新挑戰。細佬接受訪問時仍有點激動,說話帶哽咽,「腦海仍然一片空白。」他說自己絕不是跑得快的一批,甚至這個月每次訓練,都無想像自己可以捱過,好想知道在教練帶領下,自己會跑到甚麼境界。相反,另一個男跑手Jeremy看起來很平靜,今年希望跑出sub 3的他,本來已有完整訓練計劃,現在得到更專業的指導,「再困難我都會做到!」Hilary一直笑容滿面,她說意想不到又很開心,自己有固定練習但不算嚴格,問她希望三個月後成為一個怎樣的跑手,她一臉認真:「希望成為有經驗,清楚自己身體狀況,跑出自己想要的成績的人。」
無畏無懼 成就不可能
從數百個申請,篩選出約一百位接受面試;與三十名勢均力敵的同伴競爭,終於成為進軍紐約最後四人。這段路程,跑過滂沱大雨,跑過炎夏高溫,跑過艱苦失落,未到終點,無人停步。「無畏無懼!」教練說出四個字,既概括他們一路以來的表現,亦展現出對他們的期望。「即使完成不了賽事,仍希望可以幫助他們,對人生有不同的發掘。」教練說,「我會令他們知道,走的路多辛苦,並不孤單,教練也會在他身邊。」同行,成就不可能。以後的三個月,可能有風吹雷打,可能有受傷沮喪,但只要堅守信念,只要互相支持,全心全意突破自己,三個月後他們會跑出甚麼精彩故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