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維持GDP增長3.5%至5.5% 政府經濟顧問﹕料可回復至19年水平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政府今日(12日)《2023年第一季經濟報告》,指出在訪港旅遊業和本地需求強勁復蘇帶動下,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一季明顯改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回復按年增長2.7%,(與預先估計相同),在上一季則收縮4.1%。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急升5.3%。

展望未來,政府指,訪港旅遊業和本地需求將繼續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着運力和接待能力繼續恢復,訪港旅客人次應會進一步增加。經濟情況和前景改善應能提振本地需求,儘管金融狀況偏緊仍是制約因素。勞工市場持續改善、消費券的發放及「開心香港」的一系列活動將為私人消費提供額外支持。

另一方面,貨物出口將繼續面對龐大挑戰。先進經濟體的增長減慢將繼續令外部需求受壓,儘管內地經濟加快復蘇應可緩解部分壓力。近期歐美銀行業受壓亦為環球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

基本通脹預測維持在2.5%

考慮到第一季的實際數字以及上述各項因素,政府稱,2023年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維持在《財政預算案》公布的3.5%至5.5%。如果目前經濟復蘇的動力持續,增長率料會靠近預測區間的上限。

通脹展望方面,政府表示,雖然外圍價格壓力應會稍為緩和,但預期在一段時間內會維持顯著。本地成本壓力或會隨着經濟復蘇而上升。整體而言通脹料會2023年餘下時間上升,儘管將大致保持溫和。2023年基本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分別維持在2.5%及2.9%,與《財政預算案》公布的預測相同。

料今年樓價平穩

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指出,以今年經濟增長速度,相信全年經濟可回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他亦指出在今年首季訪港旅客數目已回復至2018年的27%,4月時更進一步增至54%。隨著接待能力及交通能力提升,預料全年訪客數目可回復至80至90%。加上個人入息中位數上升﹑政府發放消費券等,可以進一步刺激本地私人消費。

談及本港樓價時,梁永勝預期今年樓價平穩﹑甚至略為上升。縱使息口較高,但疫後復常更為主導消費及投資的本地需求。

繼高盛及渣打後,再有大行上調本港經濟增長預測,滙豐環球研究發表報告表示,因應本港經濟復甦的步伐較預期快,故將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預測由3.8%,調升至5%。

大新維持今年香港增長3.6%預測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指出,香港第一季經濟修訂數字為按年增長2.7%,按季增長亦維持5.3%,是兩年來最強勁反彈,主要受惠內需改善。第一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增幅由去年第四季的1.7%顯著擴大至13%,較預估向上修正0.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達8個百分點,各類消費均有顯著改善,尤其是非耐用消費品和服務。本地固定資本形成亦轉跌為升,按年增長5.8%,扭轉連續五季跌勢,主要受惠私營部門投資恢復正增長,公營部門的樓宇及建築開支卻意外萎縮約一成。另外,隨著內地經濟復甦及對外通關,服務輸出和輸入升幅均明顯加快,特別是旅遊業;不過貨物貿易表現仍然疲弱,進出口連續三個季度均錄得雙位數跌幅,尤其是今年初貨物出口往內地需求較弱。

政府維持今年本港經濟增長介乎3.5%至5.5%的預測,更估計增長率會接近預測上限。該行暫時維持本港今年經濟增長3.6%。隨著本港經濟邁向復常,加上今年初逐步恢復與內地通關,料有助私人消費及投資需求進一步改善。外圍方面,儘管本港出口2、3月跌幅明顯收窄,但內地4月進出口數據卻差過預期,反映本港的外需情況還是充滿不明朗因素。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歐美銀行業受壓可能加劇金融條件收緊,是本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挑戰;不過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接近尾聲,而內地經濟可望逐步復甦,將繼續推動本港經濟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