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國際成盈利能力最強中資券商,背後秘訣是科技賦能?
隨著年報季的結束,多家中資券商“出海”展業成績單浮出水面,中信國際、華泰國際、中金國際領跑行業,成為中環中資三巨頭,頭部效應顯著。與香港券商大多從事經紀業務所不同的是,中資頭部券商大多持1、2、4、6、9號牌,業務橫跨一二級市場,覆蓋機構業務與財富管理業務,經過多年的耕耘發展,中資券商早已佔據香港資本市場半壁江山,在投行等領域已具備與外資投行分庭抗禮的能力,其背靠國家,立足香港,輻射全球的國際化路徑愈發清晰。
根據年報顯示,2022年中信國際營業收入為110億港元,實現淨利潤9.74億港元;華泰國際營業收入為109億港元,淨利潤為19.68億港元;中金國際營業收入為94億港元,淨利潤為31億港元;國泰君安國際營業收入為23.15億港元,淨利潤為8038萬港元;受交易及投資業務影響,海通國際營業收入虧損13.9億港元,淨利潤虧損65.4億港元。
分析數據不難發現,頭部中資券商中,華泰國際是三家頭部在港中資券商中唯一實現總資產、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呈正增長的券商。華泰證券CEO周易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2022年公司國際業務在整個海外大環境不好的前提下取得不錯的業績,根本原因在於公司科技賦能下的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的雙輪驅動戰略。2022年中資機構在海外投資踩了很多坑,華泰之所以能夠避開這一坑,核心就是科技賦能。
今年初,中國證券業協會鼓勵有條件的券商未來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額不少於平均淨利潤的8%或平均營業收入的6%,有條件的券商積極推進新一代核心系統的建設,開展核心系統技術架構的轉型升級工作。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券商做大業務的關鍵。
年報顯示,頭部券商中,華泰證券去年在信息技术上投入約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在中資券商中繼續保持領先;中金公司過去幾年也在數字化轉型上投下重金。去年,中金在信息技術領域投入約19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41%;海通證券信息技術投入14.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5%;國泰君安證券投入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7%。
境內母公司對發展信息技術的重視,同樣適用於發展國際業務。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國泰君安國際表示,將根據集團「三個三年三步走」的戰略路徑構想,以卓越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數字化轉型,積極部署金融科技應用,提升各項業務的能力,充分發揮公司的境外長項,包括境外資產配置及跨境理財等服務,抓住「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實現集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華泰國際一直致力於推動科技創新,將科技賦能落實到業務的各個環節中。據其人才發展論壇介紹,華泰國際約三分之一是科技人才,這為公司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技術支援,為客戶提供高效的交易服務和完善的投資組合管理方案,大大提升客戶的交易體驗和投資收益。其中,漲樂全球通是一大亮點。
漲樂全球通是華泰國際開發的一個全球投資APP,能夠根據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偏好等因素,智慧匹配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加靈活、高效的投資選擇。漲樂全球通APP在2022年的註冊用戶超過了100萬,去年5月推出的自動現金理財服務“樂盈寶”,超過45萬客戶開通該服務,接入基金維持每交易日持續收息,在動盪市況中為投資者提供安全、流動性高的投資選擇。
隨着線上交易平台的急速發展以及疫情打擊,香港傳統中小型券商業務受到嚴重威脅引至收益不斷萎縮。據港交所公告,2022年全年共有47家香港券商宣佈停業,遠多於2021年的17家,甚至相比2020年的37家、2019年的22家也創下新高。香港本土中小券商要想提高抗風險能力,升級線上運營服務變得迫在眉睫,華泰國際去年已積極開放線上平台,推動與香港本地中小券商,通過在科技、產品和服務上合作,賦能傳統中小型券商,讓其客戶直接體驗頭部券商機構能力的同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實現業務轉型。2022年,華泰國際已經與十幾家中小券商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