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退出俄羅斯生產業務 萬事得擬停海參威廠房

豐田退出俄羅斯生產業務 萬事得擬停海參威廠房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受多個西方國家制裁外,多家跨國企業亦決定退出該國業務,總統普京近日宣布徵兵30萬,並支持烏克蘭進行入俄公投,更進一步觸發民眾及外資逃離。當中,日本豐田汽車日前宣布,將結束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工廠的生產業務,意味豐田將退出在俄羅斯生產線。另日本第五大汽車廠萬事得(Mazda),據悉也正在討論停止在海參威的一個合資廠房生產汽車。

豐田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站在非常公正的角度看待局勢,做出了必要的決定。作為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從事業務的企業,最優先考慮的是所有員工、銷售人員及客戶的安心和安全。聲明又指,與世界各地的所有人一樣,豐田正密切關注烏克蘭局勢的發展,非常擔憂烏克蘭人民的安全。

豐田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日本汽車品牌,曾在聖彼德堡工廠擁有2,000名員工,生產約8萬輛汽車。今年3月由於供應鏈中斷,豐田暫停了在聖彼德堡的生產,並停止向俄羅斯進口汽車。當時豐田表示,將從3月4日開始暫停俄羅斯工廠生產,同時由於供應鏈中斷,豐田也將無限期停止向俄羅斯出口汽車,豐田還提及了在採購零部件和物流方面遇到的其他困難。

另外,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去年在俄汽車銷量為3萬輛的萬事得,在今年3月表示,將停止向海參崴工廠出口零部件,當庫存用完時將停止生產,相關工廠是與俄羅斯汽車製造商Sollers合資經營。不過,萬事得尚未決定完全結束在俄羅斯的汽車銷售和維修業務。

此前,日產汽車(Nissan)也曾表示,聖彼得堡的工廠會停工至9月底,但目前已決定把停工期延長至12月底。

特朗普的汽車關稅 「打」了自己 「養」了中國 | 點經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期簽署行政令,宣佈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特朗普稱,汽車關稅將會是永久的,如果在美國製造汽車,則無需繳納關稅。之前,美國對進口乘用車徵收2.5%的關稅,對貨車徵收25%的關稅,本次加徵25%的關稅,也就是乘用車和貨車的進口關稅將增至27.5%和50%。
特朗普政府估算,本次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的加徵關稅,將為美國財政帶來超1000億美元的收入。真會有1000億美元的收入?只能說特朗普想得太簡單了!大多數汽車股應聲暴跌,已經最誠實的回答了:不可能!

首先,美國消費者必然會最直接感受到加徵進口關稅的衝擊。實際上美國本土汽車工業高度依賴進口。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數據,美國汽車零部件有42.8%來自墨西哥、15.99%來自日本、15.83%來自加拿大。所以,對進口引擎、變速箱和動力總成(Powertrain)等關鍵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這恐怕都會反噬到自身。

2025年3月24日,現代汽車董事長鄭義宣(Euisun Chung)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白宮發表講話,美國總統特朗普和路易斯安那州長蘭德里(Jeff Landry)也在場。(Reuters)

美國研究機構安德森經濟集團估計,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新關稅可能會導致部分車型的汽車成本上漲2000美元至12200美元。高盛認為,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可能會使每輛汽車的價格上漲5,000美元至15,000美元。本土製造的汽車價格也會上漲,因為零部件關稅將汽車製造成本提高了至多8000美元。

美國銀行預計,每輛車的價格至少會上漲4,500美元。根據綜合華爾街的估算,消費者支付的每輛汽車的價格可能會增加4,000至15,000美元,具體取決於汽車(零部件)的進口比例。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Tesla),雖然基本上都是在國內生產,但馬斯克本人都表示,特斯拉並沒有完全免受新關稅的影響。這是因為,影響來自其他國家的特斯拉汽車零部件的價格。

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位於德國柏林的特斯拉工廠(gigafactory),近日遭惡搞,被人投影他本人疑似行納粹禮的照片。(X@ByDonkeys)

從整車角度來看。根據美國汽車製造商協會(AAM)數據,2024年美國新車銷量1590萬輛,其中進口汽車佔比47.6%,約757萬輛。主要進口來源國:

第一位:墨西哥;

第二位:韓國。2024年,韓國向美國出口了137萬輛汽車,佔美國汽車進口總量的18%。美國也是韓國汽車出口的最大市場,佔韓國汽車出口總量的49.1%。;

第三位:日本。2024年,日本向美國出口了131萬輛汽車,佔美國汽車進口總量的17%。美國同樣是日本汽車出口的最大市場,佔日本汽車出口總量的31.1%。根據日本貿易統計數據,2024年,汽車佔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28.3%,如果算上汽車零部件,約佔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34.3%。;

第四位:加拿大。2024年,加拿大向美國出口了114萬輛汽車,佔美國汽車進口總量的15%。美國也同樣是加拿大汽車出口的最大市場,佔加拿大汽車出口總量的93%。加拿大的汽車工業與墨西哥類似,主要投資方是美國和日本的車企。;

第五位:德國。2024年,德國向美國出口了43萬輛汽車,佔美國汽車進口總量的6%。美國是德國第二大汽車出口市場,佔德國汽車出口總量的11%。以上五國,共計向美國出口了683萬輛汽車,佔美國汽車進口總量的90%。也就是說,徵收這25%關稅,主要影響是這五大戶。

特別需要一說的是,墨西哥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進口來源地。2024年,墨西哥向美國出口了258萬輛汽車,佔美國汽車進口總量的34%。美國是墨西哥汽車出口的最大市場,佔墨西哥汽車出口總量的80%以上。

通用汽車(GM)在美國底特律的一家車廠。(Reuters)

但需要說明的是,墨西哥是「萬國汽車生產基地」,美資車企如通用、福特,日資車企如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韓資車企如現代、起亞、歐資車企如大眾、梅賽德斯-奔馳、中資車企如比亞迪都在墨西哥設有工廠。

其中,美資車企約佔40-50%,日韓車企約佔22-25%,歐資車企約佔18-20%。這些車企在墨西哥設廠,主要是看好墨西哥人工便宜,生產要素綜合成本低,同時從墨西哥生產出來的汽車可以免稅進入美國。所以,美國對墨西哥加徵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日韓、歐洲主要車企加稅,且加稅大棒還打在了自家企業身上。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特朗普一宣佈加稅,通用和福特股價就大跌了。

這裡特別需要小心的其實是韓國和日本。按特朗普政府的說法,其對進口汽車和關鍵零部件加徵25%的關稅,旨在「重振美國汽車製造業」。通過提高關稅,倒逼美國車企把設在墨西哥、加拿大、韓國等地的生產線遷回國內。同時,藉助關稅手段和美國消費市場,設法將日系、韓系、歐系車企在美國本土投資設廠。其實,後者應該是特朗普更加看重的。

上世紀70/80年代,日本汽車「佔領」美國市場,美國政府就拿出關稅和配額「大棒」,逼迫豐田、本田在美國建廠。據日本汽車協會數據,目前,日本汽車製造商在美國生產的汽車數量,已經超過了從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數量。2024年,日本汽車製造商在美國生產了330萬輛汽車,而從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為131萬輛。

2025年3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白宮發表講話,而路易斯安那州長蘭德里(Jeff Landry)、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和現代汽車董事長鄭義宣(Euisun Chung)則站在旁邊。(Reuters)

特朗普的威迫,效果立馬就出現了。就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的前一天,韓國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就宣佈,從2025年到2028年,計劃在美國投資210億美元建設汽車工廠,到2028年實現年產120萬輛汽車,並提高汽車核心零部件在美國的國產化率。

同時聲稱,這是現代汽車集團史上最大規模的投資,超出了過去30多年在美投資的總和。2024年,韓國現代和起亞在美國共銷售177萬輛汽車,其中在美國本土生產了63萬輛。

但很顯然,特朗普是瞅準了日韓汽車工業這塊「肥肉」。如果此計得逞,那麼將導致日韓國內汽車產業的「空心化」。

圖為2021年9月8日,現代汽車(Hyundai)在德國慕尼黑一個車展設置的標誌。(Reuters)

特朗普政府本輪對汽車及零部件加徵關稅,對中國有多大的影響呢?其實,實質意義上的影響期已經過了。2018年,特朗普發起貿易戰,從那時起,中國國汽車出口美國就已經極大受限。經過這幾年的調整,對美國的汽車加稅的「陣痛期」已過,基本免疫了。

先看整車情況。2024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汽車11.6萬輛(不含全地形車和高爾夫球車及部分其他車輛),佔汽車出口總量的1.8%,佔美國進口汽車總量的1.5%。這其中,包含了特斯拉上海工廠返銷美國的車輛。就算2024年中國出口到墨西哥的汽車44.5萬輛,佔汽車出口總量的6.9%。在這部分汽車數量中,有一部分進入美國市場,會受到本輪美國關稅的影響。但至於中國汽車廠商在墨西哥設立的工廠如比亞迪,美國有一定的佔比,但很少,主要的出口對象是拉美市場。

對於汽車零部件,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金額有821億元人民幣,涉及發動機、變速箱等高附加值產品,約佔美國市場份額的17%。汽車供應鏈非常依賴全球化,零部件在組裝成汽車的過程中需要多次跨越邊境,因此特朗普對汽車及其零部件徵收關稅的舉措將對全球汽車供應鏈產生複雜的影響。「對於一家大型汽車製造商來說,現在是棘手的時期。」恰恰如此,汽車產業的供應鏈是全球化的,鏈條和利益錯綜複雜,沒有哪個車企能在關稅面前獨善其身,就看誰能挺過去、熬出頭、有韌性。

也有西方媒體已經注意到,美國的關稅可能會使西方汽車製造商進一步落後於比亞迪及其其他企業,當關稅推高美國汽車價格時,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推出更實惠的產品和令人眼花繚亂的電動汽車技術。電動汽車創新的焦點現在是中國。中國的產業政策建立了強大的製造業基地,還促進了消費者購買模式的顯著轉變。預計今年,純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將超過內燃機汽車,比西方領先數年。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數量640.73萬輛,同比增長22.8%。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含混動)223.88萬輛,同比增長26.5%。

有一點是清晰的,特朗普政府本輪單方面對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受到重擊的是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韓國,這頓關稅大棒基本都打到這些盟友身上,是犯了「眾怒」,只不過是有人敢言,有人敢怒不敢言,也有人做小伏低。但總體對中國而言,目前汽車全球產業鏈會出現很大程度上的重組,這對中國來說,也是個機會。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