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王于漸:香港應以25年內 成擁有千萬人口大都會為目標

撰文:李思諾
出版:更新:

港大經管學院今日(23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 2022」,就香港經濟未來方向、行業發展、創新科技、房屋問題等範疇作出討論。

應以未來25年成為擁有千萬人口大都會為目標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表示,本港已進入經濟發展歷程第五階段,未來應加強自身的基本優勢,提升勞動力的數量和質素,建議香港應以未來25年内成為擁有千萬人口大都會為目標,為實現願景,香港應設法網羅人才,估計每年須引進10萬人。

他續指,發達經濟體的最佳企業正日漸側重累積無形資本,香港企業亦應朝這方向發展,積極發展並累積無形資本資產,例如意念、設計、研究等,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並將香港發展成高增值工商業支援服務中心。

房屋短缺 大灣區或是出路

至於房屋短缺、樓價高企的問題,王于漸認為不是興建更多房屋就能解決,而是需要有效地釋放更多土地資源,例如容許租置及居屋單位業主將單位自由出租等。

此外,粤港澳大灣區將進一步帶來改善公屋編配效率及解決房屋短缺的機會。他建議,香港長者可藉廣東計劃在當地安老院享用較優質的服務和環境。政府亦可考慮在大灣區設立「銀髮邨」,以發展長者社區,舒緩需求壓力。

短期開關 長期創造新產品

面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排名被新加坡追過、由第三下滑至第四的局面,王于漸相信這只是受疫情影響而短暫響起的警號,認為疫情過後將不復存在,認為政府應該採取與其他國家相似的政策,視乎情況盡力開關,令人才恢復流通,重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長遠而言,王于漸認為香港需要創造新的金融產品,並且提供更多金融服務。他指出,香港過去的優勢是IPO、上市及財富管理等業務,認為未來業界需與監管機構需互相配合,將服務升級,繼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及人才,進一步提升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王于漸(中)指,本港已進入經濟發展歷程第五階段,未來應加強自身的基本優勢,提升勞動力的數量和質素.(李思諾攝)

碳交易市場是香港前途、公司「錢」途

至於港大經管學院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孿教授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認為,香港需要經歷第三次經濟轉型,未來應實行工業再發展,積極發展4大科技行業,包括生命、食物、綠色及半導體行業。

他更提議,香港未來應嘗試建立碳交易市場,以便吸引更多綠色資金和新能源公司來港集資上市,認為這是香港前途、公司「錢」途。

「買」和「借」人才形成行業氣候

人才缺乏問題方面,鄧希煒教授表示,由於科技產業發展未成氣候,因此較少人投身相關行業,導致人才缺乏,行業發展亦停滯不前,未能判斷「雞先定蛋先」。

他指出,要提升人才數量有三大方法,分別為本地培訓、重金禮聘吸納外地人才、以及鼓勵外國公司在港設立分公司而引入公司內部人才,但由於香港行業發展暫時落後,未能吸引勞動力投身,因此鄧希煒認為香港應先「買」及「借」人才,發展4大科技行業,待形成氣候後一切自會上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