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逝世|推安倍經濟學冀領日本走出迷失30年 股市乘勢而起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日(8日)在奈良街頭為下周日(10日)舉行的日本參議院選舉進行拉票活動時,遭到槍擊,送院搶救後終不治,終年67歲。安倍第二掌權時,為推動日本經濟能走出自1990年以來疲不能興的局面,及長期處於通縮的情況,推出多項新經濟及財金政策,外界稱其經濟政策為「安倍經濟學」。

要落實「安倍經濟學」,主要透過「安倍三箭」措施。三項措施分別為第一是積極的金融政策,大規模量化寬鬆。二是靈活的財政政策,擴大國家財政支出。三是大改經濟政策,促使並發展民間投資。

安倍晉三於2013年提名黑田東彥為日本央行行長,後者實施QQE推動當地股市急升。 (資料圖片)

由於安倍打著要帶領日本走出通縮的旗號,推動超寬鬆貨幣政策便是其考慮方案,這是第一枝箭。他於2013年年提名經濟學家黑田東彥出任日本央行行長。黑田上場後便宣布實施質化及量化寬鬆(QQE),透過實施超低息政策及向市場購買資產,為市場提供充裕資金之餘,成功壓低日圓匯價。日本貶值引發投資者對日本資產的興趣,帶動日本股市全年勁升57%,為當地股市41年來最大升幅。

擴大財政支出則為第二枝箭。安倍在2012年底再次拜相以來,便積極增加政府開支,希望可以改動當地投資氣氛。同時亦鼓勵企業增加派息﹑增加投資及提高員工工資,以及改善不少國民福利,冀望可刺激經濟增長。

結構改革為第三枝箭。黑田東彥推出質化及量化寬鬆政策,及增加政府開支這兩枝成功射出後,讓外界對當地經濟前景信心有改善,亦讓外界對推出結構改革存憧憬。在2013年7月,時任內閣副首相的西村康稔來港介紹「安倍經濟學」,明言安倍提出的「經濟成長戰略」被內閣視為日本經濟的最後機會,又歡迎港商前往日本投資。

當時本港商界對安倍政府提出結構改革表示歡迎。香港日本經濟協會委員會主席蔡冠深表示,就安倍提出要設「國家戰略特區」,香港貿發局與日本當局保持密切接觸,商討與北海道的貨物特區﹑九州的綠色特區及沖繩的物流特區訂立框架協議。

安倍變身《孖寶兄弟》成為奧運經典一幕。(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安倍在上場後,積極對外宣傳日本革新的理念,協助東京在2013年奪得2020年奧運會主辦資格,更是其得意之作。舉辦奧運既可以推動東京及周邊地區的基建設施升級,並且可以推動旅遊業發展。當時安倍更訂下了前往日本的海外旅客,每年人次達到4,000萬人次的目標。在2015年時安倍更揚言,要促使當地整體經濟規模要達到600萬億日圓的目標。

雖然提出三箭策略,確實對當地經濟帶來一番新氣象,但是除帶動日本股市逐步上揚﹑旅遊業日益旺盛外,其他政策目標如特別是要讓日本走出通縮,明顯未能實現。加上結構改革遲遲未見落實,在2019年10月將消費稅率增至10%等,均限制其政策成效。

至於被視為重建日本經濟及對外形象的東京奧運,嚴重超支已惹人詬病。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初起於全球肆虐,奧運先推遲至2021年,並且採取不容許觀眾現場觀賞的安排,對當地旅遊及酒店業帶來莫大衝擊。而安倍本人最終於2020年9月下台,無緣以首相身份出席東奧,相信是其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