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3個單身的理由 覓「完美伴侶」機率 = 0.000003571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經濟學者為單身做了不少研究,要找「對的人」着實不易。﹙路透社﹚

每年2月14日情人節,不少單身的朋友看著社交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閃光彈」,往往會感到「寂寞」與「凍」,往往不禁要問一句為什麼今年的情人節,又是自己一個人過?要解釋單身,除了求神問卜之外,部份對愛情有不少「研究」的經濟學家,或許也可以指點一下迷津。

沙普利創立的Gale-Shapley演算法,令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路透社)

原因一、可能你不夠主動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家沙普利(Lloyd Shapley)因參與創立Gale-Shapley演算法而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個算法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穩定匹配難題(stable matching problem),即一群男女,各自將自己心儀對象排先後次序,如何從中找到所有人都能結婚,而又令大家整體滿意的方案。

該算法比較複雜,簡單來說是單身男性一輪一輪去找最喜歡的女人表白,如果表白獲得接受,便可停止進行下一輪的表白。女方要做的,則是跟該輪向她表白當中她最喜歡的一個男人(但不必然是她整群人中最喜歡的一個)交住,但如果下一輪有更好的男人來表白,就會果斷「換畫」。

以其中一個可能情況作例子,即是假如這輪女性A的「次選」跟「第三選擇」向她表白,她就先跟「次選」交往,但在之後其中一輪,如果女性A的「首選」對象突然被之前交往的女性拋棄,而來跟女性A表白,女性A就會接受「首選」,跟他交往而拋棄「次選」。

該算法假設了主動出擊的一方是男性,所以在該算法當中,主動出擊的男性的偏好比較易滿足,而被動和等待的一方(女性),往往只獲得較差的偏好選擇。不過如果反過來,由女性做主動出擊的一方,他們獲得自己最理想的偏好的機會會反過來較男性大。可見在愛情中,主動出擊多麼重要。

茫茫人海尋找真愛,對某些人來說,難度跟在宇宙中尋找外星文明不遑多讓。(路透社)

原因二:「完美伴侶」難求

雖然Gale-Shapley演算法是用來找出所有男女都能穩定匹配的方法,但在現實世界,要在茫茫人海中,所有有情人都終成眷屬又談何容易。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找到完美的伴侶的機會很難,但究竟有幾難呢?英國華威大學經濟學導師巴克斯(Peter Backus)曾寫下論文《為甚麼我沒有女友》,他用尋找外星文明的德雷克方程式(Drake Equation)套用到尋找愛情之上,推算自己找到「完美伴侶」的機率。

他將自己一系列擇偶條件,如年齡介乎24至34歲、擁大學學位、居住在倫敦、相貌外形要吸引到自己等變數引入方程式中,最後計算出三千萬名英國女性當中,只有26個女子完全符合自己的條件,可成為「完美伴侶」。「即是在倫敦的某一晚可遇上這些特別的女性的機率只是二十八萬分之一﹙0.000003571﹚。」巴克斯稱。

巴克斯在論文中稱結果可能令覓偶人士沮喪,但至少知道這不完全是單身人士的錯。

內地部份保險公司推出「戀愛險」,跟投保者「對賭」愛情。(路透社)

原因三:「3年之癢」   內地推「戀愛險」​

就算幸運遇上一個情人,不代表就可以如童話故事般永遠快樂地生活下去。

內地部份保險公司就推出「戀愛險」,跟投保者「對賭」愛情。一般來說,投保人在購買「戀愛險」後,3年後至13年內的任何一日,只要跟當初投保登記時的戀人結婚,即可獲相應的「禮金」。據鳳凰網引述其中一間有提供「戀愛險」的保險公司員工稱,只要投保人花99元人民幣買「戀愛險」,3年後跟當初的戀人結婚時,就可獲得1,999元人民幣現金「紅利」。

保險公司願意推出這樣的保險,自然是因為相愛很難、商機很多。內地第三方保險服務平台慧擇網最近公佈了《情人節保險大數據報告》,報告就根據精算師統計稱,98.39%的情侶在戀愛三年後都會分手。

所以,即使之前已告別單身,但不代表之後的情人節前不會分手,回復單身,又要自己一個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