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北水暫停六日 港股升多還是跌多? 數據說明事實

撰文:翟梓謙
出版:更新:

中國迎來十一國慶,南向港股通率先休假,由9月29日至10月7日,連續六個交易日休市。缺乏北水撐市之下,成交固然比較薄弱,但是否意味港股凶多吉少?在低成交之下,又是否代表港股容易被舞高弄低?

廣發證券(香港)最近一份研究報告提到,由於香港與內地的法定假期,在長度和種類都各有不同,導致兩地的交易時間有所出入。舉例指,今年的十一國慶長假期,港股只在10月1日休市一天,而滬深股市則由10月1日休市至10月7日,前後共五個交易日。

據統計顯示,南向港股通的日均交易額,目前平均佔恒生指數日均交易額的10%,相當於100億至200億元。而截至9月28日,歷來南向資金的淨流入總額已達到2.13萬億元,反映北水對港股表現有一定影響力。

五年內26次「錯配」 升多跌少

廣發證券指,從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21日期間,恒生指數因為兩地假期因素合共出現26個交易時間「錯配」,包括新春、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等。在這26次的「錯配」,恒指在北水暫停的期間,合共錄得16次上漲,下跌次數則為10次。

而在10次的下跌之中,當中4次出現逾3%跌幅。記性較好的投資者或許記得,就在去年初,A股由1月24日至1月31日休市,南向港股通跟隨休息6日,港股期間因疫情而累瀉近6%,是統計以來最大跌幅的「錯配」時間。

去年新春期間爆發疫情,港股在A股休市期間,累瀉接近6%。(AP)

至於統計期內都有出現兩次升幅超過6%,分別是2018年及今年初的新春假期,兩次分別升逾6%。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兩次恒指獨自拉升都是出現在恒指見頂的時候,反映港股在缺乏北水下大漲,或有另一種啟示。

然而,在統計期內有19次「錯配時間」恒指的波幅介乎 -2.25%至 +2.95%。報告歸納出一個論點,若然在節日假期間發生重大事件,往往會先於港股市場反映。隨著A股復市後,加上南向資金回歸,市場走勢將得以修正。故此,若然沒有龐大的催化劑出現,北水休市並不會顯著地放大港股的波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