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餐製作限制多 專家指每份僅賺約1元 吸金能力遜大家樂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近年業績表現一般的國泰,最近宣布推出期間限定的迷你南瓜盆菜、瑤柱松茸銀魚排骨煲仔飯等「時令」中式飛機餐,希望以此「碼實」高端客戶,提升競爭力。
事實上,飛機餐不但是航空公司吸客的「王牌」,本身的行業規模亦不少。根據美國市場調研機構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全球航空配餐市場到了 2020 年將達到 176億美元﹙約1,372.8億港元﹚的行業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6%。
不過,由於製作飛機餐限制較多,盈利能力卻未必吸引。有行業專家指,一份22元的飛機餐,供應商只能獲得大約1至2元的淨利潤,遠較快餐店遜色。

為了方便乘客進食,飛機餐不會加入連殼、連骨的食物,如帶殼的蝦。﹙國泰資料圖片﹚

燜煮方式保食物濕潤 

資料記載,全世界第一道飛機餐始於1919年,由英倫航空公司Handley-Page flight提供。其後,美國的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在1936年首度於飛機安裝空廚系統,才讓飛機乘客可以在高空3萬尺享用到熱騰騰的膳食。

不過,飛機餐長久以來被不少人詬病「難食」,原因是製作過程有不少限制。國泰餐飲部經理莊惠心早前接受訪問時解釋,因為機艙不可明火煮食,所以一般飛機餐都要先在中央廚房烹調並急凍後送上飛機,到食用時再在焗爐加熱,「因為飛機上較乾燥,所以烹調最好使是用燜煮方式,食物會較濕潤易入口。」

與此同時,在高空3萬呎的機艙裡,濕度及氣壓都較低,加上受機件發動的聲音干擾,乘客的味覺會受影響。德國漢莎航空公司2010年委託德國弗勞恩霍夫建築物理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便發現,身處在飛機艙的環境中,乘客對鹹和甜的味覺會下降30%,酸、苦、辣的味覺則接近不受影響,故不少航空公司都會在飛機餐中增加鹽分,加強食物味道,並多會準備有醬汁的食物,故飛機餐的味道普遍偏濃。

近年愈來愈多廉價航空公司乾脆取消劃一供應飛機餐,減省成本。﹙HK Express facebook﹚

正副機長規定食用不同餐點

為了方便乘客進食,飛機餐不會加入連殼、連骨的食物,例如帶殼的蝦、蟹、原條有骨的魚等。更重要的是,為保食物安全,航空公司避免加入魚生、刺身等容易變壞的食物,始終客艙空間有限,洗手間只有約10個,如果乘客集體「攪肚痛」,後果難以想像!而為了防止細菌滋生,飛機餐一般只會存放24小時以內,如果航班誤點情況太嚴重,所有飛機餐都要被廢棄。 

與此同時,為免航空人員同時食物中毒影響飛行安全,全機組人員(尤其是正副機長)亦必須在不同時間分批用餐,並強制規定食用不同餐點。

全球航空配餐市場將達1360億

這些繁雜的要求令飛機餐成本較高,利潤變低,供應商更要製作十多種不同的地道菜,例如清真菜、印度菜、日本菜,韓國菜、猶太菜、馬來西亞菜、中東菜、菲律賓菜、新加坡菜、土耳其菜等,以迎合不同航線的要求。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食品分會秘書長袁耀輝受訪時曾透露,一份22元的飛機餐,製作商只能獲得大約1至2元的淨利。以全球第2大航空配餐公司瑞士佳美集團﹙Gategroup﹚2016年中期業績為例,半年收入15.96億瑞士法朗,但純利只有1,830萬瑞士法朗,純利率僅1.15%,主要被食材及人工成本所蠶食。其盈利能力較大家樂﹙0341﹚的5.97%及大快活﹙0052﹚的8.26%為低。

話雖如此,全球航空配餐市場規模愈來愈龐大。根據美國市場調研機構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全球航空配餐市場去到2020年將達到176億美元(約1,365億港元)的規模,其中亞太地區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去年海航集團(HNA)便以 15億美元(約116億港元)收購了全球第二大航空配餐公司──瑞士佳美集團(Gategroup Holding AG),希望在高空3萬呎找到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