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衍生工具大不同 投資之前要認清|投資明「賢」‧伍禮賢

撰文:伍禮賢
出版:更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除了股票市場交投活躍外,其衍生工具亦具多元化。目前在市場上涉及正股交易的衍生工具有較多類別,包括牛熊證、認股證(亦即俗稱「窩輪」)以及股票期權產品。這些產品的原理有些相近,而事實上,從廣泛的定義上,牛熊證、認股證、期權,三者都屬於廣義期權類別的衍生工具。可能會有投資者容易混淆這些類別產品,以下會簡單地總結出它們的區別。

我們知道,牛熊證分為牛證及熊證,認股證則分為認購證及認沽證。而無論是牛熊證或者是認股證,都只得買入操作,而沒有先沽後買的操作,亦即使如果看升後市就買入牛證或者認購證,看跌後市就買入熊證或者認沽證。而期權的操作方式則更加靈活。

首先,期權都分認購期權(Call Option)及認沽期權(Put Option),而這兩者均可以先買後沽,或者先沽後買。亦即是期權的操作模式有四個,包括買入認購、買入認沽、沽出認購、沽出認沽;四個操作背後的理據,相對應就是看升後市、看跌後市,看升後市但幅度有限,看跌後市但幅度有限。此乃期權與牛熊證及認股證的最大區別所在。

其次,對於特定月份期權,投資者可以選擇不同行使價去作買賣,而如果投資者買賣牛熊證,或者認股證,每個產品只會對應有一個行使價。當然,投資者亦可以選擇不同行使價的牛熊證或認股證作買賣。此亦為期權與牛熊證及認股證的另一區別。

此外,在強制收回機制上(亦即俗稱「打靶」),只有牛熊證具強制收回機制,期權及認股證都沒有收回機制,這主要是因為牛熊證在產品設計上全部都具備內在價值,而一旦跌到失去內在價值,就會被強制收回,而期權及認股證的產品在設計上,是可以沒有內在價值,而只有時間值,因此就沒有強制回收機制。所以期權及認股權都會有時間值,但牛熊證的價格由於主要反映其價內值,因此時間值所佔比例就相對地小。同時,由於有強制收回機制的保護,因此一般而言,牛熊證產品的槓桿倍數可以較認股證及期權更加高。

而最後一個顯著不同的特點是,期權的發行人是港交所,而牛熊證或認股證的發行人是他們對應的發行商,相對而言,期權的對手違約風險更加之細。

投資者在作出投資前,除了應該對不同產品有充足的認識外,亦應留意這幾個類別產品所對應的潛在風險完全不同。對於牛熊證及認股證,由於只可以先買後沽,因此其潛在損失是有限的,而損失的最大值為買入金額。而股權當中,涉及先買後沽的情況,潛在損失亦為有限,惟如果先沽後買的情況,無論是沽出認購股權或者沽出認沽股權,理論上,潛在損失可以無限大,因此交易所亦會要求投資者需要先繳按金才能做出相關交易。

而在每個交易日結束時,投資者期權戶口就會根據每張合約的價值而作出調整。如按金低於規定的水平,投資者就會收到追收按金通知。若投資者未能執行追加按金,則有機會導致強制平倉的發生。因此投資者在作出投資前,應該要理解其中風險。

【財經專欄】投資明「賢」.伍禮賢|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代表,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