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拆局|史上最大IPO話停就停 螞蟻集團踩了什麼「地雷」?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馬雲旗下螞蟻集團﹙6688﹚費為史上最大IPO,然而突被中國監管層要求暫緩上市,有內地學者分析認為,螞蟻犯了金融常識性錯誤,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科技公司不合理。

中國證監會披露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原因時指出,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及執行董事長、總經理被監管約談以及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事項,可能會使得螞蟻集團不符合相關發行上市條件,或者資訊披露要求。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共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中,著重提出了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守住系統性風險底線,可能造成螞蟻業務結構的變化以及估值的調整。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對螞蟻集團做出暫緩上市的決定是有必要的。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引發熱議。(路透社)

學者︰犯了一些金融的常識性錯誤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李楠則認為,螞蟻集團之所以被暫緩上市,一方面是由於其犯了一些金融的常識性錯誤,另外一方面是它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科技公司不合理。

李楠認為,螞蟻集團成為了事實上的金融仲介,其本身囊括了支付、貸款、投資等功能,這些功能原分屬於投行、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螞蟻集團將這些功能集中以後,它的風險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風險是一樣的,甚至還可能出現利益衝突。

「螞蟻集團通過大數據的方法判斷貸款的信用風險,的確有助於評估信用風險,可以覆蓋到大量的原本不能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是屬於普惠金融的一部分。」李楠表示。但螞蟻集團主要的動機是謀求高盈利,這也會產生非常大的道德危機,甚至導致其進行過度的風險投資行為,造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李楠又指,螞蟻給消費者提供的花唄、借唄等消費貸,讓大學生或者年輕人過度消費是不可取的,這是一種誘捕性的借貸,不是普惠金融,會造成系統性風險。

大數據「無法真正做到全方位監管」

沈萌也認為,螞蟻集團在具體運營中涉及利用小貸平台及互聯網過度放大資金槓桿等問題,長期處於監管之外,容易形成系統性風險。而其大數據技術雖然能夠起到一定規避作用,但是在其業務過程中牽扯大量傳統金融機構和表外資產,大數據無法真正做到全方位監管。

沈萌表示,螞蟻這次暫緩上市對於其他金融科技企業來說具有警示作用,務必做到上市前提高業務規範標準。

李楠補充,監管層、從業者以及金融科技企業其實都應該理清一個問題:只要從事了金融的仲介業務就是金融機構。如果希望在科創板上市的話,企業必須將其科技板塊與金融板塊進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