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獎學基金、自資專上教育基金的獎學金頒獎禮今日(24日)在會展舉行,其中「一帶一路獎學金」有150名得獎者,獲全額學費資助。
在浸會大學修讀社會工作學系的加勒比海島國多米尼加的女生,家境不富裕,但因為這筆獎學金,得到出國來港升學機會,「沒有財政幫助,我便不能離開我的國家。」
蔡若蓮指,今年「一帶一路獎學金」得獎學生來自31個國家,會繼續以不同措施增加他們留港發展的意欲。(周令知攝) 蔡若蓮:一帶一路獎學金累計超過680名學生受惠
今年香港政府獎學基金有2,036個得獎者,當中1,222人是本地生,814人是非本地生。教育局長蔡若蓮在頒獎禮致辭時表示,成立獎學金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吸引更多優秀的非本地生來港讀書。她指該獎及自資專上教育基金成立以來,累計有11.3萬名得獎者,及發出24億元獎學金。
政府於2016/17學年起,增設「一帶一路獎學金」,全額資助他們的學費,蔡若蓮指至今有來自49個國家、超過680名得獎者。而自2024/25學年,該獎名額增加至150人,她表示,今年得獎學生來自31個國家,會繼續以不同措施增加他們留港發展的意欲。
來自多米尼加的Marcelle Karina LAMARCHE VALENZUELA表示,自己家境並不富裕,因為這筆獎學金,才有出國升學的機會。(周令知攝) 多米尼加得獎學生Marcelle:美加、歐洲等大學經濟援助較少
來自多米尼加的Marcelle Karina LAMARCHE VALENZUELA現為浸會大學社會工作本科一年級生。她的家境並不富裕,只有母親工作一個收入來源,除了香港,亦曾申請報讀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大學,但提供的經濟援助不多,因為香港的這筆獎學金,才有出國升學的機會。
她續道,大學舉辦很多課外活動,包括做壽司、跳舞、中國書法等,不過有時活動是分別為不同地方的學生而設,因此較難融入本地文化,希望能打破同溫層。
對於未來方向,她指精神健康是她有熱誠的範疇,有志服務年輕群體。
來自土耳其的Yavuz Selim BASER說,來港讀書最大困難是住宿,因大學只提供了第一年的宿位,正張羅下學年的住宿。(周令知攝) 土耳其得獎學生Yavuz:最大困難是住宿 需張羅下學年住宿
來自土耳其的Yavuz Selim BASER在理工大學就讀電機工程學,他認為該課程較為實務性,不只是教授理論,因此選擇來港讀書。他指,目前面對的最大困難是住宿,因大學只提供了第一年的宿位,故要自己張羅下學年的住宿。
他說會考慮留港發展,舉例指除了工作,繼續攻讀研究生課程會是其中一個選項。他又說,香港大部分公司都使用中英雙語,相信工作問題不大,唯一會影響與同事和朋友的日常溝通,故會學習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