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協會:全球債務佔GDP比重創歷史新高
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債務與GDP的比率達到了322%的歷史最高點。相較一年前,全球債務增長了近10萬億美元,至252.6萬億美元。從家庭到政府再到企業,所有部門的債務都大幅增長。
「雖然借貸成本仍然很低,但許多國家發現維持債務驅動的增長模式越來越困難,」IIF負責全球政策計劃的董事總經理Sonja Gibbs表示。「高水平且不斷上升的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使償債和再融資更具挑戰性,在2020年代,債務困境和重組的可能性或許會增加。」
IIF稱,美國一般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上升至約102%,比2019年同期上升1.6個百分點。
該研究所預計,「低利率和寬鬆的金融狀況」將在2020年第一季度使全球債務總額超過257萬億美元。
美國和澳洲的政府債務佔GDP之比創下新高。比利時、芬蘭、法國、黎巴嫩、新西蘭、尼日利亞、挪威、瑞典和瑞士的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創歷史新高。
根據IIF的數據,新興市場債務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66.1萬億美元增至72.5萬億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金融公司的借貸增加所致。2020年將有超過19萬億美元的銀團貸款和債券到期,其中近三分之一來自新興市場。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鳳凰網財經研究院學術委員李揚日前表示,根據世界銀行最近出版的一份大報告——《全球債務浪潮》研究,自1970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全球總共發生了四次債務浪潮。
他指出,第四次開始於2010年,目前尚未結束。李揚認為,第四輪債務危機的最大特點及問題在於: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先後陷入了嚴重債務危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是掌握全球儲備貨幣發行權的經濟體。面對百年不遇之金融危機和經濟持續下行趨勢,這些經濟體無不施行「放水」戰略,致使全球流動性氾濫。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全球經濟處於長期下行通道,資本的邊際產出亦呈現長期下行,貨幣當局釋放出的流動性絕大多數都不會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而是滯留在金融和其他流通領域,大體說來,源源不斷的貨幣資金,一部分進入股票市場,遂有股價的不斷上漲;另一部分則進入債券市場,則有債券收益率不斷下降,以至於全球陷入負利率陷阱,同時出現長短期債券的收益率倒掛亂象。
李揚認為,中國也是本輪債務浪潮的主角之一,中國的債券現在已經成為國際投資者熱烈追捧的一個券種,很多外資近年來進入了中國的債券市場。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擴張,改變了全球債券市場的格局,同時也為中國因素進入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創造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