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勝於今年政協會議上就圍繞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提一些建議,以期進一步提升滬深港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ETF通等機制的深度和廣度。
他指,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潛力巨大,未來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業界和投資者也有進一步拓寬加深互聯互通機制的呼聲。除了優化現有的機制,還需要研究拓展新的互聯互通管道。
例如,在債券通方面,目前“南向通”僅對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和22家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 OMO)銀行開放。王冬勝建議可以進一步擴大合資格投資者範圍,同時,可適當為“南向通”提供更大額度,令債券通的交投更活躍。
在滬深港通方面,王冬勝認為可以適當放寬內地個人投資者參與港股通的資產要求限制,同時提高每日交易額,增加市場流動性,滿足投資者的不同投資需求。同時,可考慮將更多二次上市(即已在其他市場上市、而又有意來港上市的公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等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項。
ETF通方面,王冬勝指,2022年7月開通後經過多次擴容及優化,現階段符合條件的南向ETF產品數量約17只,仍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優化ETF通合資格產品以及加強境內外投資者教育,將有助於帶動境內外ETF投資氛圍及參與度。ETF的一大特點是,讓投資者以較低成本,投資其他市場的資產,套用在港股通,可以理解為“投資香港,就等於投資全世界”。
此外,把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可以便利內地投資者參與互聯互通在匯率方面的安排,無須兌換成港元,即可直接用人民幣投資人民幣計價股票。這也有助於提升人民幣櫃檯股票的成交量,並吸引更多上市公司設立人民幣交易櫃檯。
在首次公開招股方面,王冬勝建議可以適時推出新股通,可採取試點方式,在強化風險、完善規則的基礎上推進。對內地而言,新股通可滿足內地投資者配置全球資產的需求。對香港來說,新股通可吸引其他地區的企業來港上市,並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為業界帶來更多商機。
跨境理財通方面,王冬勝認為可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擴大試點範圍,從一些一線城市開始先行先試的探索,再逐步將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複製推廣。
另外,他建議將更多合適產品納入“南向通”合資格產品範圍,例如中高風險的非複雜債券、不受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監管的保本標準化結構性存款、低風險的保本股票掛勾投資產品等,滿足大灣區居民多元化的投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