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具備四個條件

撰文:遲精蕊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的經濟結構在優化,發展方式在轉變,質量效益在提升,穩中向好態勢更趨明顯。

習近平在當地時間周二(4日),在對俄羅斯聯邦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前夕,接受俄羅斯塔斯社、《俄羅斯報》聯合採訪。

在回答「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時,習近平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製造業、貨物貿易、外匯儲備第一大國。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跨過9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萬美元,經濟增速6.6%,位居世界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約30%。」

習近平進一步指出,今年以來,面對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有所放緩的大環境,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今年首季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4%,連續14個季度經濟增速保持在6.4%至6.8%區間,延續近年來平穩增長態勢,國內消費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就業持續增加,前4個月城鎮新增就業459萬人,居民收入增長略快於經濟增長;物價水平保持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3%,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習近平強調,穩中向好、長期向好是中國經濟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的大趨勢。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具備充足支撐條件。一是資源潛力,中國有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1億多個市場主體;二是內生動力,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三是發展活力,中國研發投入全球排名第二,約佔經濟總量2.18%;四是調控能力,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