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全球裁減7000名白領員工

福特全球裁減7000名白領員工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汽車生產商福特(Ford)宣布,全球裁減7,000名白領員工,佔全球全職員工的10%。

福特正計劃每年節省6億美元成本,今次裁員是其中一個行動。公司表示星期二開始通知員工,預計8月完成,涉及2,400個北美崗位。

行政總裁Jim Hackett向員工發信,表示公司要簡化架構,打破內部官僚主義作風。

同業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去年11月亦宣布裁減8,000名白領員工,佔全職或合同員工總數的15%,並關閉5間北美洲工廠。

中階主管總成裁員對象?企業過度精簡架構 卻忽略了中層存在意義

撰文:經理人
出版:更新:

只要企業對市場前景有疑慮,中階上司往往是被開刀的第一批人。「我們的目標是讓員工對自己的決策負責,減少官僚,加速工作效率。」亞馬遜(Amazon)行政總裁安迪.賈西(Andy Jassy)2024 年 9 月宣佈,計劃在 2025 年裁減破萬名經理級員工;花旗銀行也早在 2023 年底宣佈把 13 層管理架構縮減至 8 層。

其實,商業世界對於中階上司的攻擊,已不只一次。《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寫道,1980 年代因為全球化,削減成本成為管理顯學。在當時,中階上司被認為只要「蓋印章」就能賺取高薪,是裁減的首要目標,企業認為,縮減層級,讓組織更扁平,效率就會隨之而來。

相關文章:裁員|經濟轉差想保住份工?4招爭取印象分 等老細交人你都穩陣

+13

薪水太少、責任太大,6 成經理人不想再當上司

事實真的如此嗎?

薩塞克斯大學商學院(University of Sussex Business School)副教授薩西拉.杰瑟(Zahira Jaser)針對中階上司做了 20 多年研究,她認為,中階上司是企業的引擎,他們是讓事情成功運轉的齒輪,也是凝聚公司的黏合劑。尤其是在遠距及混合辦公的狀況下,中階上司比任何時候來得更重要,因為他們能協助不同層級間的溝通與合作。

她把中階上司視為「連結領導者」(connecting leaders),這個角色必須承上啟下,在作風上,又可分成 4 類: 雙面神(janus)、調停者(broker)、傳聲者(conduit)、走鋼索者(tightrope walker) 。雙面神類型的人,通常會想與下屬保持良好的關係,同時又要執行上司的策略,很容易陷入情緒勞動與倦怠;調停者類型則是上下層的翻譯者,因為高層與基層的目標與立場時常不同,他必須調解雙方達成共識。

傳聲者則是會將下屬的不滿與疑惑直接傳達給高層,這個角色必須要有點勇氣,因為這些觀點時常是對於權力的挑戰,他有可能會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走鋼索者類型的上司,則是在設想解決方案時,會同時考量雙方需求和要求,所以會因為認知過載而陷入癱瘓。

除了外在因素,中階上司還有一個內憂。

英國招募顧問公司華德士(Robert Walters)報告顯示,52% 的 Z 世代表明自己不願意承擔中階管理職務,原因是職務壓力過大,得到的回報不成正比。台灣的數據也是如此,104 人力銀行獵才顧問發佈的《2024 經理人動向與職涯大調查》指出,6 成以上的上司表示,如果能重新選擇,自己不會想再當上司,因為「薪水太少,但責任太大」。

台灣還有人口結構的問題,麥肯錫台灣全球董事譚宏指出,生育率低落,又遇到中高階上司退休潮,中階上司就產生斷層。

相關文章:5種徵兆或證員工不信任公司高層!面對挫敗 Zoom CEO一招挽人心

+12

協調、教學工作列入績效,重視上司的軟性貢獻

當組織中的中層階級減少,對企業的影響是甚麼?

減少溝通層級看似能加速工作效率,但溝通橋梁直接消失,並不是所有領導者都能應付部屬的需求。而且,扁平化會導致更高的流動率,因為員工會渴望更高的職位,但發現無法看見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就會選擇離開。

要解決這個問題,組織必須做出調整。杰瑟表示,高層必須用行動表示支持,比如在績效考核或職務技能裏,列出能反映溝通協調行為的指標,讓中階上司能有心理安全感,知道自己能為下屬發聲。另一方面,是調整培訓方式,同時教授帶人領導技巧,以及向上管理技巧,讓中階上司能同時影響層級較高、較低的人。

最後一個面向,則是給予這群人更多的情感支持,中階上司們經常被拉向2個不同的方向,需要同時承受情感和認知上的成本,尤其是在組織變動期間,他會受到更多面向的拉扯。公司可以撥更多個人教練預算分配給中層管理者,讓他們能更有效地履行他們的職責與義務。

【延伸閱讀,更多提防被公司裁員建議】

公司大規模裁員 事主憂該否自行離職 網民勸別走但要準備一事

+5

裁員|企業要炒人 你將成目標?2類人較安全 高危不只合約員工

+14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