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  四大風險恐向滙控「殺埋身」

撰文:黃捷 蔡啟明
出版:更新:

英國脫歐,一石激起千層浪,觸發環球金股匯債大地震。今年2月才決定不遷冊,把總部留在英國的滙控﹙0005.HK﹚再次成為風眼,股價急瀉一成,評級展望亦被降至負面。
經過一輪「瘦身」的滙控,美其名是環球銀行,但高達84%的資產位於歐洲及亞洲;其中,英國及香港業務更是支撐「獅王」艱難向前的兩頭馬車,合共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收入。眼下,英國脫歐威脅成真,不但令該國經濟前景蒙上陰霾,亦隨時衝擊滙控在歐洲的業務,稍有「甩轆」,滙控王國將深陷復蘇之路中途的泥沼。

復蘇之路本已難行的滙控,又遇上「大本營」英國脫歐的衝擊,稍有差池,業績隨時走樣。(Getty Images)

英國脫歐派在6月24日舉行的公投中勝出,意外結果一公布,震撼全球,總部設於英國的滙控亦即時「跪低」,股價單日下瀉一成。然而,淡友得勢不饒人,對沖基金連日狂轟滙控,沽空比率一度高達四成。投行高盛更將滙控剔出該行的亞太區「確信買入」名單,下調其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14%至57元,但保持「買入」評級。

基金界一沉百踩,只因看穿滙控的「真身」。一度令「獅王」引以為榮的口號──「環球金融 地方智慧」,早已成為歷史陳迹。集團雖然在全球71個國家及地區營運,但去年598億(美元,下同)列帳基準收入之中,英國及香港區的收入分別達到154.9億元及156.2億元。一旦英國「撳掣」脫歐,滙控勢淪為犧牲品。

恐失歐盟「金融護照」

跟許多跨國金融機構一樣,「獅王」的總部同樣設於面積只有2.9平方公里的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內,享受着歐盟「金融護照」(Financial Passport)帶來的好處。在此機制下,受英國監管的銀行只需要通知英國監管當局,便可以在歐盟成員國開設分支機構,令許多以倫敦為中心的銀行和金融企業,即使大部分員工及運作都留在金融城,也可為歐盟境內任何的客戶提供無邊界的跨國境服務。

以滙控為例,在歐洲設立了英國滙豐銀行、法國滙豐、滙豐私人銀行(瑞士)及德國的HSBC Trinkaus & Burkhardt AG,員工數目約6.7萬人,英國員工佔當中的七成,達到4.7萬人。在「金融護照」的框架下,「獅王」主要坐鎮英倫小島,已可為整個歐洲大陸提供個人、工商及企業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省卻不少成本。如果英國退出歐盟,這些總部設於英國的機構和公司,恐怕無法再享有歐盟內部所有的優惠政策。金融業遊說團體AFME發表的一份報告警告,脫歐令人懷疑倫敦作為歐洲大陸金融服務中心的前途,「許多英國銀行及投資公司的一大擔憂是,若英國退出歐盟,他們將無法再享受通行證的好處,面對類似非歐盟企業受到的限制」。

信貸增長疲弱

外電已報道,英國正式退出歐盟,滙控會將約1,000個工作崗位從倫敦移到巴黎。失去「金融護照」是遠慮,但歐洲業務的「近憂」卻不容忽視。作為滙控大本營,歐洲區資產佔了集團總額的47%,達到1.13萬億元,但吸金能力令人失望。該區去年收入210.6億元,稅前利潤卻只有6.4億元,皆因未計人工的行政開支達到108億美元,令風險加權資產平均回報低至0.2%。今年首季,歐洲區除稅前利潤則為16.9億元,按年上升8%。

事實上,自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後,滙控的信貸增長一直差強人意。三大收入之中,淨利息收益從2011年的110億元,下跌至去年的100億元。費用收益淨額於期內亦由62.4億元,降至至48.9億元。

放貸收息的「本業」乏善足陳,英國脫歐後,更恐雪上加霜。市場預測,為應對脫歐帶來的經濟放緩風險,英倫銀行未來數個月可能會放寬貨幣政策,甚至掉頭減息,將指標利率由目前0.5厘削至零息水平。摩根大通的經濟分析師撰文指,減息將為滙控在內的英國銀行的淨息差及淨利息收入帶來負面影響。

至於炒房業務,過去5年的交易收益淨額介乎21.6億至40.6億元,十分波動。近日英鎊急瀉,直接令集團出現匯兌損失,環球金融市場愈趨動盪,亦衝擊炒房業務。「2007年到現在,英鎊兌港元由16算跌至10算,以港元計,英國資產的價值其實經已縮水。再者,炒房盤路出現變化,欠缺一個特定的趨勢,如去年沽空日元穩賺,但今年卻十分波動,因此炒房業務未來賺少了,不足為奇。」華富嘉洛資產管理副總裁鄭昆侖稱。

按揭市場風險

更甚者,英國脫歐後,可能同時影響英國的經濟及房屋市場。英國券商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師Chirantan Barua警告,多間英國銀行在脫歐後收入將大減。報告解釋,脫歐對當地經濟將從三方面直接反映出來,包括英鎊匯價急瀉、因商界撤資導致失業率急升2%、倫敦地區樓市泡沫爆破,引致銀行信用卡、按揭以至一般貸款的壞帳風險急增,個別資產甚至淪為垃圾級別,銀行收入將明顯下跌。滙控首席英國經濟師韋爾斯(Simon Wells)亦指出,英國可能脫歐的威脅經正打擊英國的經濟活動,衝擊延至未來18個月。由於經濟及政治不確定性升溫,該行將英國2016、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由原來的1.8%、2.1%降至1.5%、0.7%。

根據年報,去年底滙控歐洲區貸款總額為4,142.6億元,當中英國滙豐最主要的零售業務按揭貸款佔了1,173.5億元。如果英國財政部警告英國樓價在脫歐後最壞情況將下滑18%,並非危言聳聽,那麼將令有關貸款的風險升溫。

穆迪把滙控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其中一個原因正是擔心英國樓價下跌,失業率上升,令信貸質素變差。姑勿論預言能否成真,但英國按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已是不爭的事實。英國滙豐6月21日推出「史上最抵」按揭貸款,首兩年息率定於0.99厘以搶客。

英國民眾公投決定脫歐,引發環球匯市大波動。(路透社)

法規開支仍然龐大

樓市風險升溫,滙控的法律風險亦未解除。獨立智庫New City Agenda最新調查發現,過去15年,英國銀行業支付的訴訟及違規罰款高達530億英鎊,妨礙銀行業重建資本的努力,限制放貸能力。「持續不斷的違規行為衝擊英國零售銀行業獲利。」New City Agenda董事、英國財政委員會前主席麥克福爾(John McFall)說。作為英國銀行業巨頭,滙控一樣「案件纏身」。集團於2015年年報,涉及的法律訴訟及監管事宜多達9頁紙,包括證券訴訟、馬多夫證券、美國按揭相關調查、反洗錢及制裁相關事宜、倫敦及歐洲銀行同業拆息訴訟、匯率訴訟、貴金屬定價相關訴訟、信貸違約掉期的監管調查及訴訟等。以英國區為例,去年牽涉法律及監管事的支出達到21.51億元,2014年則為25.53億元。

近日,滙控就宣布,旗下滙融將支付15.75億美元的和解費,結束與滙融前身Household International股東一宗長達14年的訴訟。高盛表示,鑑於聯儲局推遲加息、近期英鎊匯率波動影響、歐洲信貸質素轉弱令信貸成本上升,下調匯控2016年至2018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各3%、8%及9%,分別至3.62、5及5.59港元。內憂外患之下,「獅王」距離重拾昔日光輝的日子,又遠一大步。

集團(滙控)雖然在全球71個國家及地區營運,但去年598億﹙美元.下同)列帳基準收入之中,英國及香港區收入分別達到154.9億元及156.2億元。一旦英國「撳掣」脫歐,滙控勢淪為犧牲品。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