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覬覦日本老牌 先鋒、三洋的下場告訴你失敗居多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2009年,蘇寧電器取得Pioneer的品牌使用權。﹙Pioneer facebook﹚

近期中台企業再次收購日本家電企業,中國的美的收購了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而台灣的鴻海收購了Sharp。「買成熟品牌」是知名度不高的企業快速打響名堂的捷徑,但以歷史來說,看來失敗居多。

品牌是企業的靈魂 日企財困無奈出售

品牌是企業的靈魂,但日本企業近十多年紛紛陷入困境,無奈之下也要出售旗下品牌。Panasonic在2010年起連續兩年虧損超過7,000億日圓後,2012年終於要將旗下三洋電機白色家電業務出售給中國海爾。

20年前日本黑色家電巨頭之一Pioneer,在Plasma電視的激烈競爭中敗陣,2009年將品牌使用權出售給中國的蘇寧電器。同時期敗陣的還有JVC,他們將品牌使用權出售給台灣企業。

上世紀的家電用家都知道,三洋的電池、風扇有口碑,Pioneer與JVC在影音產品之中質素有保證。然而,這些品牌落入中資之手後命運如何呢?

Pioneer淪低檔品牌 海爾購三洋難脫「中國製造」

以Pioneer為例,廣州的蘇寧門市還有出售Pioneer的平板電視、數碼相機和智能電話,但Pioneer其實已經撤出平板電視業務,在日本的產品線上早已消失。那麼,這些貼着Pioneer品牌的平板電視,其實只是得到品牌使用權後,在中國某個工廠生產的。店員就是這樣向《日本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雖然不太受歡迎,但如果顧客尋找1,000元以下的商品,或許會選中這種便宜的Pioneer品牌智能手機。」

店員的介紹沒有惡意,實際上,從前的中檔音響品牌,由錄影機至VCD機一直意氣風發的Pioneer,現今已成為中國市場的低端品牌。

Panasonic出售的三洋電機白色家電業務,也陷入泥濘。當年海爾希望藉着三洋的品牌和技術拓展日本等亞洲市場,但至今企業仍未能消除「中國製造」的形象,海爾更表示:「銷售增長乏力,如今不得不在日本裁員。」

美的:若無法用東芝品牌 根本不必買它

名字只是一種符號,一個載體,盛載的是企業的靈魂。中資企業過去收購日本家電業,僅僅是「穿別人的外衣」,內裡還是「中國製造」。然而中國企業仍然對海外企業趨之若鶩,着眼點還是「品牌」,而不是技術、人才及管理。美的高層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是,承認「為了品牌才收購」:「如果無法使用東芝品牌,我們根本沒有必要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

中國企業還是要走出去,日本財困企業還是要賣資產,商業交易還是要進行。然而,收購方的管理方法與心態一日不改變,這些被收購的品牌,前景或會如「前輩」一樣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