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稱 別被唱衰中國論嚇窒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章,稱最近有一些關於中國經濟的悲觀論調捲土重來,包括「外資撤離論」。文章強調短期衝擊確實存在,但要對發展有信心。

中國經濟數據遜預期,早前有報道指出,中國政府已經下令6項需要管控的經濟新聞內容,包括不可報道經濟不及預期和面臨明顯下行壓力,中美經貿摩擦影響逐漸顯現,以及滯脹預期升溫等。

認為市場過份解讀個別經濟現象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題為〈別被唱衰論嚇住了〉的署名文章,指出市場過份解讀個別經濟現象,一些中國經濟的悲觀論調捲土重來。但仔細分析的話,文章稱事實和趨勢往往與這些論調並不相同。

首7個月新設外商企業 大增99.1%

其中一項是「外資撤離論」,文章指出今年首7個月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有35,239間,按年增長99.1%,實際使用外資4,967.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3%。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稱,唱衰中國論調例如外資撤離論,與事實並不相同。(路透社)

外商遷東南亞 符國際產業流動規律

文章引述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近幾年確有外資向東南亞等地區遷移的現象,但考慮到中國成本上升等因素,這是符合國際產業流動的規律。

政府已推出措施 緩解貿易戰衝擊

工業利潤增速放緩亦引發市場擔憂,不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目前外貿環境確有較大挑戰,工業企業出口承受壓力,短期衝擊是存在的。而目前中央政府已推出措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應對外部衝擊。

通脹保持合理水平 認為不存在滯脹

另外,文章亦提到市場出現中國經濟面臨滯脹的聲音。但文章強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過去12個月都穩定在6.7至6.9%之間,月度主要增長指標亦較平穩。

另外從物價看來,8月消費價格大升主要是蔬菜、豬肉等食品受到短期及季節性因素影響而導致,全年還可以保持在合理水平。因此文章引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勝勇稱:「滯脹或者類滯脹是不存在的。」

劉向東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的確面臨下行壓力,外部受貿易摩擦影響,內部又處於結構調整期,整體經濟需要一定的轉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