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明年首季內地汽車價格戰「提前開跑」 中歐協議關稅反利好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今(25日)發表大行報告,論及近來歐盟與中國就電動車關稅問題,達成協議的傳聞,指其實市場樂見的好消息,雖然目前設定最低售價的限制仍存阻礙,不過一旦協議可以成真,卻可保證車企盈利。

此外,其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內地汽車價格戰硝煙重燃,時間亦會更加提早。基於內地價格戰令其盈利受壓,故而內地車企每賣一輛車的盈利,其實不及全球其他車企,儘管國內品牌佔據全球汽車銷量的20%,佔據電動車銷量更高達60%,但總市值僅為10%。

中歐關稅協議 變相保證車企盈利

近來中歐就電動車關稅問題,達成協議的聲起,原本的加關稅方案,或改為中國承諾向歐盟出口的電動車設立最低價格機制。

鞏旻解釋稱,如若今次中歐達成的協議成真,無疑意味著賣更少的車,賺更多的錢,變相保證了車企的盈利。於歐洲消費者而言,固然會缺少諸多購買選擇,不過相信中國車企會爭先恐後打造更好的車,提供更智能化的體驗,其實是一件好事。

鞏旻解釋稱,如若今次中歐達成的協議成真,無疑意味著賣更少的車,賺更多的錢,變相保證了車企的盈利。(資料圖片)

兩大因素驅動 汽車價格戰明年首季提前開跑

而從年初至今,內地車企屢陷價格戰漩渦,他就認為,明年第一季度仍會打響「價格戰」,時間更為提早。

他表示,首先2025年春節,本就提前至1月底;另一邊廂,行業約有20%的銷量,來自於政策補貼措施刺激,大概率會延續。而至明年初,新的補貼政策出爐,消費者便會更趨觀望,希望得到新車推出,令年初時價格戰更為激烈。

瑞銀指,明年第一季度,內地汽車價格戰 ,硝煙重燃,且時間會更加提前。(資料圖片)

中國車企總市值僅佔全球一成 遠不及銷量份額

其續指,中國車企的估值被低估,目前國內品牌佔據全球汽車銷量的20%,佔據全球電動車銷量更高達60%,但總市值卻僅為10%。

他分析原因在於,國內車企總體盈利較少,每一輛車賺的錢,不及全球車企。且內地的價格環境比較嚴峻,西方車企仰仗豪車,可以賺到更多,料伴隨內地30至50萬元(人民幣)售價的車型漸多,可以改善此種錯配情形。

不過,消費者對於內地品牌的認可度提升,包括理工類人才,電池技術等均存優勢。目前外國的汽車製造商,在中國有高達200億美元的利潤池面臨風險,尤其是德、日系汽車,仍然存在較高的下行風險,但較高端的品牌會比大眾品牌更具彈性。此外,外資車企在華尚有1000萬的產能處於過剩狀態。

中國車企的估值被低估,目前本土品牌佔據全球汽車銷量的20%,佔據全球電動車銷量更高達60%,但總市值卻僅為10%。(資料圖片)

內地車企攻港料銷量有限 藉港擔任出海「訓練場」

近來屢有內地電動車企攻港,鞏旻直言,香港實則是很小的市場,全年的車輛需求,差不多只相當於北京等城市,20天左右的銷量。

但香港是「家門口的右軚市場」,兼以全市場的消費者購買力強,因此車輛的要求足以代表與發達經濟體,相一致的市場要求。故其認為,中國車企在香港銷量如何,尚且次要,因為銷量與盈利料皆有限,但香港會作為「訓練場」的角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