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自瑤再傳離婚】中了愛情魔咒?不敵「七年之癢」分手的還有…
「七年之癢」這四個字,在愛情當中像個解不開的魔咒。兩個人一起的時間久了,就好像感情就進入了一個危險期。新鮮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彼此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有人說「癢」了的感情已變得淡如無味,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然磨擦火花四起,衝突頻生。愛情出現疲態,甜蜜又燒殆,此刻的感情進入了一個樽頸位。「七年之癢」好多時候也是情侶和夫妻關係的一個大關口,跨得過去的兩個人的感情可能會更進一步,反之往往都是關係破裂,分手或是離婚收場。
王浩信(Vincent)與陳自瑤(Yoyo)在近日又再傳婚變。在2011年結婚的他們,一直表現恩愛。不過自王浩信事業起飛後多次傳出緋聞,不時也有二人分居及婚變的消息,而這次他們又可會衝得過「七年之癢」的關口?而娛樂圈中又有幾多對沒捱過七年之癢的經典情侶?
張柏芝和謝霆鋒
張柏芝和謝霆鋒的一段情曾經愛得轟烈高調,從拍拖、結婚到離婚的一直受到外界注目。他們在2006年結婚,曾經是圈中一對恩愛的模範夫妻,育有Quintus及Lucas一對可愛的兒子。二人經過許多風雨,可惜到2012年離婚。離婚以後張柏芝專心照顧兩個兒子,而謝霆鋒和王菲亦復合。
王菲和李亞鵬
天后王菲和李亞鵬離婚多年,二人在2005年結婚,2013年的時候兩人在烏魯木齊離婚。他們剛過了七年的關口,但最終還是和平分手。離婚後現由李亞鵬扶養兩人的女兒李嫣。近日李亞鵬在內地節目的訪問中,罕有地地談及跟王菲離婚一事,坦言花了大半年時間才能釋懷。如今王菲已跟謝霆鋒復合,李亞鵬也被記者拍到有新戀情,各自展開感情的新一頁。
熊黛林和郭富城
雖然熊黛林和郭富城各自已經成婚,不過兩個人過去的愛情長跑至今仍是令人印象深刻。郭富城是圈內出了名的浪子,與熊黛林的一段情人所共知,拍拖多年也有傳過婚訊,曾是被外界一度看好的一對金童玉女。然而相戀六年後對外宣佈分手。分手時郭富城還發表了一番「鞋不合腳」的言論,大家都替花了多年青春在他身上的熊黛林感到不值。幸好熊黛林其後與郭可盈細佬郭可頌相戀結婚,誕下一對孖女相當幸福美滿;而郭富城也和細他二十二年的大陸網紅方媛(Moka)結婚並誕下一女,由浪子成為人父。
阿Sa和鄭中基
阿Sa和鄭中基在2010年被曝出瞞婚四年,並在同時間宣佈離婚,峰迴路轉的劇情當時震驚了整個娛樂圈。二人開始相戀到分手前後維持了六年多後曲終人散。 鄭中基其後與前有線主播余思敏結婚,並成為一女之父,成功洗底做好老公與好爸爸。阿Sa離婚後與與陳偉霆譜出姊弟戀,卻並未有開花結果。現在與百億身家的「麻雀館大王」石鑑輝家族後人石恆聰(Anthony)拍拖。希望阿Sa在剛過去的阿嬌婚禮接過花球後,很快有好消息傳出!
「七年之癢」是否真的存在?
圈中多對看似恩愛拍拖多年的情侶最終都分手收場,究竟「七年之癢」真的存在嗎?美國俄亥俄州的賴特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Dr. Larry A. Kurdek研究發現,婚姻通常會經歷兩次的質量下降:第一次在結婚後的第四年,第二次是在第七年,所以有「七年之癢」的說法也並不是無道理。
Dr. Larry A. Kurdek進行的婚姻研究調查,在於觀察婚姻質量與時間的變化。這項研究曾發表在“Development Psychology”的期刊上。研究以522對夫婦為樣本,整個十年的研究期間裡共有93對夫婦參加。參加者需要填寫有關於婚姻質量各個方面的32條問題的問卷調查。其中的問題包括:「你對你的婚姻感到滿意嗎?」、「你的伴侶和你一起做什麼事情?」等,再比較丈夫和妻子的答案。
Dr. Larry A. Kurdek研究發現夫妻的婚姻質量通常很高,但是似乎會經歷兩次的下降:第一次在結婚後的第四年,第二次是在第七年。他說報告顯示當夫婦有了小朋友的時候,婚姻質量會經歷了最嚴重的下降。
相處時間少令親密感覺下降
已婚的人在蜜月期過後,看得到對方的缺點和現實情況,例如「無手尾」的生活習慣,為著沒有關好雪櫃門而吵架等,令幸福感隨時間而減少。夫婦有了小朋友之後,婚姻質量下降的情況會更加地明顯。因為彼此的焦點和心力已經投放在小朋友身上,夫婦花在一起的時間較少,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來相處和進行性愛,親密的感覺因此下降,而且還有很多有關「育兒」的話題需要爭論。
【回顧金像獎最Sweet宣言】劉青雲:多謝你安全帶我返地球!
期望與現實的落差 引致感情的負面反應
Dr. Larry A. Kurdek認為感情起變化的原因,很多時是因為基於期望與事實的落差,引致負面的情緒反應產生,從而破壞到彼此的關係。他建議夫婦和情侶之間,要為「感情下滑」的情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兩個人的感情不能永遠留在蜜月期,彼此先為自己進行心理調整,能有助對關係的滿意度保持在高水平,增加幸福感。不論是四年之癢,還是七年之癢,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還是彼此溝通、多花時間相處,還有理解大家對感情的期望,方是維持兩個人良好而長久的感情的方法。
Source: ny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