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 | IG YouTube短影片過度刺激 減弱孩子批判思考 易煩躁不安
過去過年與親戚聚會時,跟年輕表弟妹最簡單的交談方式之一,就是問他們:「你最近最喜歡是那套卡通片?你在追哪部動畫呢?」如果碰巧你也看過同一部卡通片,你就可以說:「我也看了《寵物小精靈》!你最喜歡哪個角色?」然而,現在情況並不那麼容易了,因為大多數人都會回覆:「我們現在喜歡看YouTube的短片。」或者你經常會看到他們在Instagram或其他社交媒體平台上,以火箭般的速度快速瀏覽短視頻。
(本文作者:親沚媽媽)
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等短視頻的魅力席捲了數位領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著孩子們。儘管這些碎片化的視頻通常缺乏有意義的內容,但已成為年輕人螢幕上的中流砥柱。在本文中,我們深入探討這些短片對兒童心理和行為發展的深遠影響,強調了遠離米奇老鼠等經典卡通片,以及日本經典動畫如《美少女戰士》和《多啦A夢》的轉變。探索這轉變的後果,並提出有意義的切實方案來解決日益增長的問題,才是至關重要。
在兒童電視領域中,很少有節目能像《芝麻街》那樣取得如此高的「黏性」。自 1969年啟播以來,《芝麻街》以其引人入勝且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迷住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觀眾。但這部深受喜愛的節目,為何能夠如此有效地吸引和保持孩子們的注意力呢?
在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著作《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中,他闡明了他所謂的「芝麻街學習理論」,強調這節目的快節奏形式,以短片段和頻繁的場景、角色和主題變化為特點。這種刻意的設計旨在防止孩子們感到沉悶或無聊,確保他們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葛拉威爾認為,將娛樂和互動性融入教育內容,可以非常有效地促進兒童的學習和知識保留(knowledge retention)。《芝麻街》能夠將教育元素與引人入勝的故事、朗朗上口的歌曲和可愛的角色無縫融合,使其成為幼兒教育的強大工具。
《芝麻街》短片具教育性
《芝麻街》的成功印證了簡短而引人入勝的片段,在吸引和維持兒童注意力方面的力量。這方法已被各大短視頻數位平台所接受和採用,例如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這些平台認識到簡短、引人注目的內容其內在吸引力,並利用它來吸引數位時代年輕觀眾的注意力。
當我們深入研究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的世界時,了解這些短視頻對兒童的深遠影響至關重要。儘管《芝麻街》為教育目的率先運用了短片,但隨著社交媒體的出現,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平台上的簡短內容且往往缺乏意義,給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並引發了一些重要問題。
這類內容盛行,也為家長帶來重大的挑戰。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在數位世界中充斥著無聊的視頻,儘管短小,但對易受影響的年輕思維來說,代價仍很大。
其對兒童心智過程的影響不可小覷。孩子的認知發展和創造力,難以培養深思熟慮的參與,而是受到淺膚內容所影響。這種過度刺激會減弱孩子批判思考的能力,並抑制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易變得煩躁不安
此外,這種影響還延伸到行為上的變化。曾經對經典動畫角色的滑稽行為找到樂趣的兒童,若過度接觸太過無聊的內容時,就會容易對事情顯得不耐煩。這些短視頻的快速連播性質,促使兒童渴望立即看到結果,使孩子們難以參與需要耐心和持續注意力的活動。
這些內容本身往往缺乏實質內容和教育價值。與提供有潛在道德教訓的情境化娛樂(contextualized entertainment)相比,許多社交媒體的短視頻內容多是誇張和著重轟動性。這可能會導致年輕人思想麻木,並對現實產生扭曲的看法。
過度使用這些平台也會影響行為發展。兒童變得更容易出現衝動行為,社交互動減少,甚至可能出現睡眠障礙。他們越來越難以有效地管理情緒,導致易怒和難以應對日常情況。
這種現象的後果也會影響小朋友性格上的發展。若兒童過於早熟,除失去純真外,性格也容易變得衝動、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緒不穩等。
為了應對短視頻帶來的挑戰,促進兒童更健康的媒體消費,各方利益相關者,包括家長、學校和內容創作者,可以採取積極的措施。以下是一些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減輕負面影響,培育對兒童更有益的數位環境:
家長該做甚麼:
1. 家長參與:
家長必須積極參與孩子的媒體消費。通過了解孩子接觸的內容,父母可以提供指導並設定限制,確保媒體消費的平衡。定期與孩子討論內容及其影響,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並做出明智的選擇。
2. 推廣優質動畫:
|鼓勵孩子觀看優質動畫電影,既能娛樂,又能傳授有價值的人生教訓,可以抵消毫無意義內容的負面影響。迪士尼和彼斯等經典動畫通常會講述有意義的故事和正面的榜樣,促進兒童的認知和情感發展。
3.實施適齡內容篩檢程式:
託管短視頻內容的平台應該實施更嚴格的適齡內容篩檢程式和家長監護功能。通過使用這些工具,父母可以保護孩子免受不適當材料的影響,並確保他們接觸到適合其年齡和成熟程度的內容。(圖片來自YouTube兒童家長監護)
學校和教育工作者該做甚麼:
1.媒體素養教育:
將媒體素養教育納入學校課程中,可使孩子們具備批判性地分析他們所消費內容的能力。通過教導他們如何區分有意義和無聊的內容,學校可以賦予孩子掌握必要的技能,以便在媒體消費作出明智的決定。這種教育可以包括事實核實、識別偏見、理解廣告技巧和評估資訊來源可信度等課程內容。
2. 將其轉化為語言學習的一環:
鑑於短視頻在數位領域的盛行,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這種格式作為語言學習工具。通過教導學生如何製作引人入勝的短片和紀錄片,教育工作者可以提升敘事和溝通能力。一些可以教授的技巧包括:
-快速吸引觀眾:
前幾秒對於吸引和留住觀眾的注意力非常關鍵。學生可以學會用引人注目的圖像、問題或動作來開始視頻。
- 敘事是關鍵:
即使在短視頻的格式下,學生也可以學習編織故事。他們可以學習如何引入衝突、建立期待,並提供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讓觀眾渴望更多。
-視覺敘事為王:
可以鼓勵學生在視頻中,專注於高品質的視覺效果。他們可以學習使用動態過渡、引人入勝的音樂和引人注目的圖像來讓觀眾「黏」在螢幕上。
通過將這些技巧納入語言學習課程中,學校可以幫助學生在探索短視頻世界中培養批判思維、創造力和表達能力。這些都是在各種社交環境中,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技能。
對於家長、教育工作者和內容創作者來說,採取積極的措施以確保孩子接觸媒體的平衡性、有意義性和適齡性至關重要。我們都應該倡導並參與促進負責任的內容創作。具影響力人士和內容創作者對孩子的媒體消費有重大影響。他們必須優先考慮製作適合兒童具有意義和教育性的內容。通過培育負責任的內容創作,具影響力人士可以為年輕觀眾創造一個更健康的數位環境。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可以幫助塑造一代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適應力和對數位世界有健康認知的年輕人。
《本文獲親沚媽媽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