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技巧】過度控制引來慣性反抗 葉偉麟:父母不宜太多規管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置疑的,都希望給小孩提供最好、最順遂的成長路,但過分的擔心和保護,可能會不自覺地變成鉗制,變成了控制慾。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葉偉麟(James)表示,每個小孩都是有血有肉、有自我思想的人,過度的控制或會引來反後果,令小孩養成慣性反抗行為。
俗語說「食鹽多過你食米」,父母恐防子女犯錯,常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教育小孩,希望減少他們失敗的機會。「大人常誤以為『細路仔識啲咩』,其實小孩只是細粒版的人,都是獨立、有個性的人,有自己的世界。」James回憶有家長表示,小孩外出時從不上廁所,即使忍耐得不便走路亦不願上洗手間,便以為他害怕廁所。後來了解過後,發覺該名家長的控制慾過強,不但日常生活上事事安排好,吃什麼穿什麼,甚至連去廁所或互相分享都要參一腳,更經常禁止他做這做哪,「喂你唔好!」、「唔准!」、「你唔可以咁污糟!」,太多的安排和控制令小孩失去做主的機會,生活上缺了可以自我控制的部分,過分的壓抑下,小孩便以強逼自己不上廁所的行為,換回一點的主權。
有些小孩會慣性地拒絕爸媽的提議,小如吃不吃橙,James說這是一種對抗表現:「小孩可能是患上對立性反抗症,也有些是天生愛反抗,也有些是後天環境養成。」
你想食糖?洗手未呀?你對手乾唔乾淨呀?
紙巾呢?抹抹手先啦,而家唔係食糖時間喎,我地食一粒咋,你揀咩色呀?
唔好食黑色嗰粒呀,嗰粒太多色素啦,你會唔會分享俾Uncle james呀?
姑娘姐姐呢?拎一粒俾人啦!你要講咩嫁?
看到以上連珠爆發的說話,是否有點心煩氣燥?回想一下,爸媽們曾否對小孩說過類似的話?James指很多家長都停留在初為父母的第一天,希望把所有愛都給予小孩,又假定了小孩從前不懂,今天、明天亦不會長大,不願放手。他回想曾接觸的個案,該名小孩的爸媽工作非常忙碌,婚姻亦有狀況,後來小孩與同學打架,便尋求James的幫助。James拿出一盤沙和水,小孩便混和一起,又把飛機大炮玩具在濕沙玩起戰爭遊戲,做成一個非常混亂的場面。「這反映了小孩內心非常多糾結,後來他端起一團濕沙,用表情示意會潑向我,我沒有做任何反應,最後他真的把濕沙潑到我腳上,我沒有避開,整條腿都髒了。小孩呆了,問為甚麼不避開?我說因為我相信你,我們不做傷害對方的事。」
小孩聽到James這樣說,便默默地開始收拾,又取來吸塵機清潔地面,後來亦沒有傷害他人的行為。James指小孩理性上是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他們選擇犯事,是想挑戰成人們的鉗制,以犯錯來換回一點自我,「有時候爸媽不用太多規管,只要願意信任和放手,小孩便會重拾乖巧表現,亦會成長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