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溫度破35度易耗氣傷津 中醫教西瓜咁食最保健 煲1款解暑湯水
香港近日天氣酷熱,天文台繼日前連續三日錄得氣溫達35度後,預測高空反氣旋會在本周餘下時間及下周持續為華南帶來大致晴朗及酷熱的天氣。周六(23日)為廿四節氣中的「大暑」,料當日氣溫將達35度或以上,有機會成為1972年以來的最熱大暑。康河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黃文英指出由於大暑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後,是全年中最高溫之時,易耗氣傷津。同時建議家長可注意「大暑」的飲食宜忌氣,以免氣耗脾胃失健、抗病力下降。
黃文英醫師指出由於今年「大暑」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之中温度最高的時候。「天氣熱動輒流汗,津液和陽氣隨汗出流失,容易耗氣傷津。津傷則易生內熱;氣耗則脾胃失健、抗病力下降,易肚瀉、感冒。加上到處是冷氣場所,汗後受風冷,暑天感風寒也不是少見的!夏暑護養之道,重在補氣、生津,兼清暑化濕。」
大暑宜吃以下5款食材
白扁豆
性味甘淡而平,歸脾、胃經。功效健脾、化濕、消暑。黃文英醫師指:「濕傷脾引起的吐瀉,或素脾胃氣虛大便溏泄的人尤其合適。古藉《本草圖經》曾記載白扁豆有『解河豚毒』、『兼殺酒毒』等等的解毒作用。
淮山
另一款宜於「大暑」前後食的是淮山,黃文英醫師說:「淮山味甘性平,可補肺、脾、腎之氣,生津益陰。脾胃虛胃口差,或咳久肺腎虛引起尿頻、虛熱消渴等均有療效。」
荷葉
性味苦平。功效清暑化濕、升發脾胃清陽。黃文英醫師說:「可緩解暑熱夾濕所致的脾虛泄瀉、食慾不振和汗出津傷引起的煩渴等。」
黃文英醫師利用「大暑」宜多吃的食材,建議大家可以在家中煲以下湯水食療:
大暑要吃得謹慎
西瓜
黃文英醫師指由於西瓜性味甘寒,雖有解暑除煩渴的功效,但多食易傷脾胃,可致腹瀉、女士白帶增多等。「脾胃功能強健的人可於暑天小量食用,每次1-2片;中虛寒濕的人則不宜食用。」
冬瓜
冬瓜亦是天氣炎熱時很多人選擇的食物,黃文英醫師說:「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功能生津、清熱解毒、利尿。冬瓜湯雖是很多家庭大暑愛煲的湯水,認為可利水消腫和除煩清熱,但冬瓜性質寒涼,過食脾胃易受傷害,易引起泄瀉。建議可將冬瓜蒸熟後,取瓜的汁液加入白米用來煮粥,以白米保護脾胃。」
即睇黃文英醫師醫師推介大暑湯水、食療:
食療一:【淮山扁豆竹絲雞湯】
材料: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竹絲雞1隻、陳皮2-3角、生薑5塊。
做法(2-3人分量):1竹絲雞劏好後以沸水稍為汆水1分鐘,去除血水和腥味。2其他材料洗淨後與雞一同放入煲中。3加入約1.5公升水,煮滾後轉小火,繼續煮約90分鐘便成,適量加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白扁豆和淮山均有健脾益氣作用,扁豆兼可化濕解暑,淮山兼可益陰生津,適合夏天平補;竹絲雞性味甘平,可補氣益血兼退虛熱,補而不燥;加入陳皮、生薑,健胃助運,使湯水易於消化吸收。適合人士:胃口不佳,食量偏少,容易肚瀉,兼易口乾,飲水不解渴的氣陰兩虛人士。
食療二:【荷葉包】
材料:新鮮荷葉2塊、豬肉(攪碎)300克、米粉100克。
做法(8件分量):1荷葉洗淨後,裁成四小塊;豬肉碎加入適量糖、醬油調味;米粉剪碎。2將米粉和豬肉拌勻,然後取適量放在荷葉片上並包裹好。3將荷葉包隔水蒸,或放入蒸爐,蒸15-20分鐘便成。
功效:豬肉性味甘鹹微涼,可滋陰益氣;米粉以米磨成漿製作,白米性味甘平,可調和脾胃、滲濕止瀉。裹在荷葉內蒸煮,可取荷葉芳香醒脾和解暑的作用。適合人士:胃口不佳、納食少、汗多口渴心煩的人。
食療三:【陳皮酸梅飲】
材料:青梅8-10個、麥冬15克、陳皮1角、砂糖適量
做法(2-3杯分量):1青梅洗淨,去皮和核並切細。2其他材洗淨後與梅肉放入煲內,加入約1公升水,煮20分鐘。3加入砂糖煮溶後熄火,隔渣後便可飲用。
功效:梅子性味酸平,有生津利咽兼有止瀉功效;麥冬性味甘微苦微寒,益胃潤肺、養陰生津、清心除煩;陳皮健運脾胃,防麥冬滋膩滯礙脾胃;砂糖甘平潤燥,和胃生津。適合人士:大汗出身體倦怠、咽乾、煩躁、夜臥不寧。
食療四:【糖醋猴頭菇】
材料:猴頭菇200克、三色椒200克、薑蓉少許。醬汁材料:番茄醬、米醋、砂糖各3湯匙、鹽1/2茶匙。
做法(2-3人分量):1猴頭菇以水和適量胡椒粉拌勻醃味半小時。然後可拍上粟粉油炸至金黃,或用氣炸鍋亦可。2三色椒洗淨切塊吸乾水,在鑊中加少許油炒熟盛起備用。3鑊中加入少許油爆香薑蓉,再加入糖醋汁,煮滾後熄火,加入粟粉水勾芡至合適稠度,並將炸好的猴頭菇和三色椒加進鑊內翻炒與汁醬拌勻即可。
功效:猴頭菇性味甘平,健脾養胃兼安神,補而不滯。適合人士:體虛、夜寐不安的人。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盡可向註冊中醫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