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課情緒|學童自殺有跡可尋 心理學家:話題不要只圍繞課堂學業
學生復課不久隨即傳來多宗學童自殺的噩耗,對於停課多月的學童,一下子由不規律的生活變回有規律,以及面對復課未知的壓力,難免感到徬徨,作為家長可以如何協助他們走出情緒困境,避免悲劇發生?
切忌單方向盲目安撫
香港註冊心理學家程衞強指,子女若有輕生念頭,不會是一時三刻,而是經過一段時間才會衍生出來的,正因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孩子言行,總會見到一些情緒徵兆。
以往子女多次向家長透露功課壓力大為例,有些家長很快便會馬上安撫:「唔緊要嘅,我哋唔係催逼你,唔會太追求成績......」,家長單方面的安慰其實未必有正面效果,皆因子女的壓力來源未必是父母,可能是來自對自己的要求,因此建議父母反而可以多引導,例如抱著子女:「可唔可以講多啲比嗲哋聽?嗲哋會支持你,你講比我聽你擔心啲咩啦。」如最終自己未能處理,建議家長可以找社工或老師等專業人士,去調節小朋友的學習壓力和對自身的要求。
並非所有小朋友都是「保時捷」
在高小及中學已復課的情況下,這些學童的父母能做的並不多,程衞強認為只能了解現時的生活作出調整,例如星期一復課,但小朋友已習慣星期日晚睡,當小朋友上學後發現睡不夠,便要作調整,今晚早一點進睡。復課後,家長的話題亦不應圍繞課堂、學業,例如:「你上堂上成點啊?有冇學到嘢?有冇聽書?」,反而可以談及校園生活、同學之間的事情、有沒有有趣的事分享等等。
而學校方面,部分可能較多功課或俗稱比較「Chur」的學校,一復課便馬上迎來默書、測驗等,但並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是「保時捷」,能快速地由零去到時速一百公里,建議學校盡量增多休息時間,課堂盡量以活動形式進行。此外社工及老師亦要多關注小朋友的社交問題,有沒有躲在一角不與人溝通,尤其是SEN的學童,停課期間失去了恆常的訓練,會帶來更多行為上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