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子為何慣以哭鬧取代說話?未必是脾氣 而是家長做錯一點
撰文:健康醫療網
出版:更新:
你的孩子也常常以哭鬧表達嗎?其實這可能與孩子的行為與習慣有關。台灣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劉又菱指出,當孩子對說話不感興趣時,其實是因為大人在他說話之前,已經搶先一步直接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也因此孩子逐漸習慣以眼神或動作完成互動交流,長期下來孩子就養成不會主動說話的習慣。
家長應創造孩子表現機會 避免默許孩子習慣不說話
事實上,當孩子總用哭鬧作唯一表達方式時,家長不妨可嘗試創造讓孩子表現及練習的機會,而非默許、容許及最後妥協。劉又菱治療師表示,通常大部份有語言障礙的孩子在第一次接受語言早療的評估過程中,幾乎都不會發出聲音,直到看到喜歡玩具被搶走或用哭鬧方式表達想要的意思而換得家長妥協給予,就埋下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之一。
相關文章:教養|應采兒家中嚴守2項餐桌禮儀 一原因從不問兒子要吃甚麼
+13
從孩子感興趣活動開始 家長應耐心引導
劉又菱語言治療師說明,其實想讓孩子學會表達,首先要先讓孩子注意到他人,願意與他人互動甚至模仿他人的動作、口型以及語音,這時就可從孩子感興趣的活動開始,像是對吃比較有興趣的孩子,可讓孩子練習坐在固定坐位,透過較誇大的口型及語氣,做出張嘴「阿」或咀嚼的動作等,引導孩子注意力進而達到學習模仿的目的。
嘗試後不見效果 應尋求專業協助
此外,若孩子有嘗試表現時,就可鼓勵及餵食下一口食物,再次做出互動的行為,家長在過程中也要耐心等待與引導,千萬別因一時著急,反而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與成長機會。劉又菱語言治療師強調,家長也要注意應盡量減少孩子使用3C產品的時間,避免過大聲光刺激減少孩子對其他事物興趣,若發現嘗試後效果不如預期,則應尋求專業協助,進行早療評估。
教養|孩子明明懂卻仍說「我不會」?或是有所求 父母應這樣回應Tinder詐騙王|情節富情感教育 教懂孩子9件事 好過只睇迪士尼教養|子女犯錯後必須講「對唔住」嗎?孩子嘴硬不肯道歉該這樣做教養|6歲兒子太曳 媽媽施震撼教育帶他做乞衣 過程強硬不心軟港孩爆粗事件引起熱話 子女講粗口點處理?專家教家長2招應對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