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確診後入院兒童曾發燒抽筋 劉宇隆:家長應留意子女呼吸聲

撰文:張瑋婷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嚴峻,本港單日確診數字已連續3日超過5萬宗,當中不乏小童染疫,截至2月28日,累計1,939名17歲或以下確診兒童及青少年住院。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指,分析其中1,300名住院病童的情況,有約12%出現發燒和抽筋病徵,形容比例「都唔低」。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今(4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截至昨日(3日)有逾3萬名兒童受感染,只有約2,000人獲安排入院。他續指,在過去24小時與研究團隊檢視近期因感染Omicron入院兒童後,分析其中1,300名兒童的情況,發現約12%病童出現發燒和抽筋,形容比例「都唔低」;另約7%住院兒童上呼吸道受破壞,導致氣管或喉嚨受損,患上嘶哮症。

劉宇隆表示,兒童受感染後主要反映在喉嚨及氣管,而非肺部,建議政府應盡快做好分流管理,安排兒童盡快住院,或在社區得到合適支援。他又提醒家長應留意兒童有否危險病徵,例如抽筋或深呼吸時聽到「he he」聲。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資料圖片 / 歐嘉樂攝)

醫管局早前公布,截至2月28日,累計1,939名17歲或以下確診兒童及青少年住院,其中781人為2歲或以下,佔約40%,比例最多。按年齡分布,3至4歲有247人;5至11歲兒童有545人;11至17歲則有366人。其中47名兒童需留醫深切治療部,2歲或以下的比例亦是最高,有30人,逾60%;其次是5至11歲,有11人;12至17歲有5人,以及3至4歲有3人。

劉宇隆2月14日接受同一節目訪問時,已曾分析過兒童確診後出現重症的三大原因,包括接種疫苗未到位;近兩三年兒童減少上學和出外活動,令4歲或以下兒童少接觸人類冠狀病毒,未能透過重複感染帶來「交叉免疫」,以激活T細胞對抗新冠病毒;以及幼童體積小、器官窄,故較容易出現重症。

▼ 2.24 港怡醫院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開始為5-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

+13

🔼🔼🔼相關文章👉🏻👉🏻👉🏻兒童感染Omicron2至4周再發燒及現6項病徵 醫生:或是嚴重併發症👈🏻👈🏻👈🏻🔼🔼🔼

兒科醫生:家長宜密切留意小朋友狀況

兒科醫生陳欣永曾接受訪問時指,發燒是身體受到感染、對抗病菌的反應之一,幼兒多出現發燒抽筋是由於他們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他表示,發高燒並不會「燒壞腦」,而是擔心高燒是由併發症所引起,例如腦炎或腦膜炎,如家長發現小朋友神智不清、語無倫次、神情呆滯,宜立即送院求醫。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亦指出,幼童出現抽筋情況時,家長應讓小朋友打側頭部,避免被口腔分泌物阻塞氣管,同時應觀察抽筋情況「是一邊手抽抑或雙手一齊抽」,以助醫生斷症。而臨床上,絕大部分兒童患病後症狀輕微,7至10日內可康復出院,家長毋須過分憂慮。

🔼🔼🔼相關文章👉🏻👉🏻👉🏻10日內3位5歲以下幼童染疫亡 劉宇隆憂與停課失接觸病毒機會有關👈🏻👈🏻👈🏻🔼🔼🔼

👇🏻👇🏻👇🏻即睇照顧確診兒童注意事項,有八大徵狀就要即召救護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