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寄養家庭6年曾照顧4小孩 寄養媽媽:愛係可以改寫小朋友命運

撰文:余嘉文
出版:更新:

很多人會誤解寄養和領養是同一件事。有些人會覺得照顧自己小朋友已經夠辛苦,哪有時間成為寄養家庭照顧更多孩子,亦有些有心人願意為了讓面對家庭問題的小朋友能夠健康成長,選擇成為「寄養家庭」照顧孩子。
身為在職媽媽、育有兩個女兒的Kaye自6年前成為寄養家庭,先後寄養4個小朋友,年紀最小的孩子來到Kaye家時只有3個星期大。Kaye指當初看到有未輪候到宿位的小朋友因家庭問題而過身,直言感到心痛「想像唔到香港呢個咁繁榮嘅城市係有小朋友得唔到照顧」,因而踏上成為寄養家庭的一份子。
(攝影:黃寶瑩)

身為在職媽媽的Kaye育有兩個分別11歲和17歲的女兒,先後寄養了4個小朋友,最長達2年,最短9個月,現時照顧一個14個月大的嬰兒,來到Kaye家時只有3個星期大。Kaye表示當有孩子需要被寄養,寄養家庭會得知孩子的健康狀況、居住地點,若果有需要亦會附上原生家庭媽媽的背景,例如若原生家庭的父母有吸毒習慣,寄養家庭就要特別注意孩子心理狀態。寄養家庭照顧小朋友期間,機構會進行家庭探訪,了解孩子狀況,安排孩子被領養或回到原生家庭。

(攝影:黃寶瑩)

超過3800位小朋友正候住宿服務

Kaye 指:「2015年我睇新聞講,有個3歲小朋友係屋企過身,原來係因為父母有吸毒習慣,BB嘅奶樽掂到毒品,BB飲奶之後就過身。而呢位小朋友係需要住宿服務,只係因為長期無位而發生慘劇。而家有超過3800位小朋友正輪候住宿服務,而香港係長期唔夠宿位,只能夠等待寄養家庭寄養。」

Kaye感到非常心痛:「 想像唔到香港呢個咁繁榮嘅城市係有小朋友得唔到照顧」,因此開始上網了解寄養服務詳情,並透過「母親的抉擇」成為寄養家庭。Kaye透露,開頭有些害怕家人無法完全接納新成員,但原來一家人可以如此齊心接納新成員,「細女平時係畀人照顧的角色,但係透過寄養,發現原來佢都有溫柔一面,識得照顧別人 。真係好感動,係一家人團結、攜手去做嘅事 。」

+6

被問到成為寄養家庭後感受最深刻的事情,Kaye就指「其實每一個都深刻,不過最深刻係我曾經寄養嘅一個BB,當時去健康院檢查,醫生話佢有機會有輕度自閉症。而如果小朋友被標籤做自閉症,被領養機會變低。因此我哋一家人、機構、社工都好齊心幫助小朋友,最後就無事。而家小朋友係永久家庭都生活得好好。」Kaye續指「呢個係我做寄養家庭嘅動力,睇到我哋畀關注同愛小朋友,原來係可以改寫小朋友命運。」

Kaye表示成為寄養媽媽,感受最深刻的是「睇到我哋比關注同愛小朋友,原來係可以改寫小朋友命運。」(攝影:黃寶瑩)

政府及多個機構為寄養家庭提供津貼

很多人都害怕成為寄養家庭需要花更多額外支出、時間和精神。Kaye表示其實不同機構都有提供協助,例如政府會提供津貼,以支付兒童每月的生活開支,另外亦會得到可豁免報稅的獎 勵金。

此外「母親的抉擇」亦會為橋樑計劃(Project Bridge)的寄養家長提供育兒用品(如尿片、奶粉)、報銷必要開支或提供津貼。香港寶潔有限公司 (P&G)及旗下嬰兒尿片品牌幫寶適亦推出「寄養媽媽拍住上」三年計劃,為寄養家庭提供一個月用量的紙尿片及嬰兒用品以及心意包。因此,身為寄養家庭最重要是用最大的愛去愛錫孩子,讓小朋友在等待期間提供安全的家,以及關愛、扶持的環境。

按圖即睇更多有關寄養家庭詳情:

+29

相關文章:父親節|退休爸爸照顧寄養孩子 另類父愛不求回報:不打擾他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