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巴掌日|不打不成器?不用體罰教你4招教出優秀孩子
現代人育兒逐漸重視正向家庭教育,但自古以來,俗語有云:「棒下出孝兒」、「愛之深,責之切」等等,因此一些父母仍抱有較傳統的觀念教養孩子,甚至會對孩子狠下毒手,把他們打致片體鱗傷,一般人看到這些情況都慘不忍睹,而那些傷痕對小朋友造成的影響實在難以想像,是否只有打罵才能教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來稿為國際培幼會】
國際培幼會一直致力提倡消除暴力,讓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成長,身心健康。藉4月30日「沒有巴掌日」之際,我們嘗試與大家分享如何在不施加體罰下,做個理智與情感並重的家長,好好教養孩子。
1.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家長很容易在教導孩子時失去理性,因為著緊孩子,才會投以百份之二百的情感,若家長因怒火攻心動手打孩子,或可以馬上迫使孩子服從,但往往會招來長遠的負面效果。體罰很大程度是一種情緒反應,通常都是因言語勸戒不果使情緒達到爆點而忍不住向孩子動粗。
腦神經權威Daniel J. Siegel及兒童心理專家Mary Hartzell合著《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How a deeper self-understanding can help you raise children who thrive》[1]中提醒家長,當父母察覺自己的憤怒漸趨激烈,難以自控,最好的做法是先不要和孩子互動,直至冷靜下來,否則情況容易一發不收拾。家長可以學習靜觀,探索當下的自己,覺察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身體的反應,練習越多,將靜觀運用於處理孩子的行為時,就能夠慢下來,不急於判斷孩子的對錯,也能以慈心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家長亦漸漸會擁有更多的能量和愛與孩子相處。
2. 莫心急,孩子有自己的步伐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不犯錯,從學習、修正、完善的進程中所需要的時間亦比成年人長,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學習的時間與犯錯的空間,透過練習慢慢建立生活常規。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孩子也不例外,每人的個性和學習能力都不盡相同,家長要切記,孩子會隨年月慢慢成長和進步,不能一步登天,與其著重於孩子的行為過失,不如嘗試從日常生活多發掘孩子的優點,多欣賞他們成長或進步的地方,可會有意外的發現。
3. 聆聽孩子勿錯判
作為家長,有時基於自己的人生經驗,自以為對孩子有很深的了解,孩子一旦犯錯,往往很快便下判斷,甚至還誤會他們故意作對。家長可嘗試先探討孩子行為背後的因由,鼓勵孩子分享自己想法,讓孩子有機會好好說一次事發經過,從中了解孩子的觀點和感受才作分析和判斷。
4. 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
讓孩子學習承擔後果是成長中重要的一步。如孩子不吃飯,若超過指定時間就沒收食物;如弄壞了他人的玩具,除了道歉就要他想想彌補的方法。父母宜先向孩子解釋清楚事件的後果,給孩子一個明確的警告,好讓孩子學懂為事情負責任。
體罰就是以身體的痛楚及恐懼感迫使孩子順服父母的心意,美國兒科醫學會及多所大學的兒科專家所發表的研究[2]中表明,常遭體罰的兒童長大後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暴力侵略傾向加強,對孩子自身構成心理和精神創傷,以及受損害的親子關係都非能輕易復原。勿輕視體罰帶來的後果,將心彼心,以身作則,管教子女尚有更好的選擇,盼以上幾個原則能幫助家長運用理智與情感教養子女,讓他們能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國際培幼會一直重視守護兒童及家庭關係,為不同界別人士設立工作坊,並透過培幼守護平台提供更多支援,如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到培幼會「守護兒童網」訂閱守護兒童的消息。
參考資料
1. Daniel J. Siegel, Mary Hartzell, (2003),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How a deeper self-understanding can help you raise children who thrive”
2. Spanking Is Ineffective and Harmful to Children, Pediatricians’ Group Says”, Nov. 5, 2018, The New York Times
相關文章:體罰|以為打孩子屁股無傷大雅 哈佛研究:影響兒童大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