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大手抱行山 讓孩子自由探索 媽媽:等佢明白唔同可能性!

撰文:鄧煥儀
出版:更新:

大自然對城市人有種難以言喻的療癒力,對孩子而言,更是另類的學習場地。爸爸施醫及媽媽嘉敏同是業餘越野跑手,跑到山上是他們的日常,成為父母後也不例外。自女兒緣份2個月大起,便與她一起行山,由她赤腳游走大自然之中,讓一花一草也成為女兒的玩具。「想小朋友喺行山過程中用自己方式探索,明白唔同可能性!」
攝影:鄭子峰(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2

站得愈高看得愈遠

爸爸施德享(施醫)是一名中醫,擅長治療運動創傷,太太嘉敏則是專責中學特殊教育輔導的社工,生下女兒緣份後便成為全職媽媽。二人同是業餘越野跑手,與大自然的相處,為他們帶來不同的啟發。施醫分享,大自然是令他放鬆心情的地方。「通常會懷住兩種心情,一係跑緊嗰時,好忘我,眼裡剩係望住終點;二係慢慢輕鬆行,聆聽樹聲、享受無人嘅寧靜。」

+3

對嘉敏而言,行山更是一個安慰自己的過程,懷孕38周時,仍走上最愛的針山。「跑山就好似人生,過程可以自己調節。你會有目標,但有時做唔到都要放棄,放棄都係一種學習。你會發現愈行得高,睇得愈遠。」施醫補充,若不想中途放棄,便需要循序漸進。「一開始就行全馬42公里,會好容易受傷!」嘉敏續指:「到時想行都冇得行!所以成日提醒自己,唔好跟人哋步伐,好多人會跑得好快,你以為自己跟到,好快會發現,其實自己未預備好。」

+3

小手拖大手 跟隨孩子步伐

他們認為,孩子原本便是屬於大自然。「大自然環境係最多嘢學,小朋友可以主動摸索,好快會去玩草、玩泥、玩樹葉。我坐完月,小朋友兩個月大就即刻同佢行山。」疫情期間,他們大約兩星期帶女兒行一次山,選擇平日人流較少的時段,以及減少乘搭交通工具,選擇離家較近的行山路線。家住在九龍區的他們,今年已與孩子行了12次九龍水塘。「行得多,佢知道金山有馬騮、港島有野豬、大嶼山有水牛,好過去動物園!」

+1

施醫坦言,與孩子走到山上,通常「見到有咩,同佢玩咩」,「有時太多準備,都未必可以做得到,會有好多預期之外嘅事。試過本身想上到去山頂,但太熱,最後都要走。」嘉敏續指,縱然要折返,也不是壞事。「跟住小朋友個步伐好重要,好多父母會控制佢哋,幾辛苦都要帶小朋友去個checkpoint,打咗卡就好開心,但我覺得唔係小朋友想要嘅嘢。」施醫又分享,孩子走到山上,會放手讓她自行跑跑跳跳,甚至由她赤腳走路。「例如落斜路,控制唔到離心力就會跌,但跌過先識大,跌多幾次就會掌握到步伐。」

恐懼源於了解不足

嘉敏認為,大自然教曉孩子的,還有世界的萬般可能性。「行山會遇到好多唔如意嘅事情,會有大風雨、昆蟲,想喺過程入面俾小朋友去認識呢啲嘢。例如大風雨某程度係對植物有幫助,有啲家長可能會話『落雨就要留返喺屋企』,或者見到昆蟲,就好驚會亂咬人,令小朋友未認識嗰樣野之前已經好恐懼。我會覺得唔好太快下定論,試下用你嘅方法接觸咗先。」

正是因為大自然多變,走到山上亦可讓孩子感受到,縱使遇上危險,總會有人在身邊,並在過程中學習表達自己。「上一輩的家長,總會話『唔好喊,咁肉酸,其他人笑你呀!』,好多情緒勒索,係扼殺小朋友嘅情緒表達。」

+3

盼出繪本推動親職教育

施醫及嘉敏最近參加了「今生不做機械人延夢計劃 」2020,得到一筆獎金,資助他們實現夢想。嘉敏直言,「發夢喺人生裡面好重要!就算未必實踐到,思考嘅過程都會推動到你。」他們分享,希望利用獎金出版書籍,分享與孩子的郊遊的經歷,收錄約10條行山路線。「人生如果唔做啲嘢,就會渾渾噩噩過一世。希望出本書,留低人生嘅印記。」

+13

施醫又表示,希望在書中分享照顧小朋友的經歷,勉勵其他家長,「你不是孤單的(You are not alone)。」嘉敏分享,打算以繪本形式進行創作,帶出親職教育的重要性。「我都寫開日記、畫開畫。以前讀特殊教育時,有接觸到繪本教學,小朋友睇圖書會學得更上心。我好重視親職教育,父母喺家庭嘅角色好重要,好多香港家庭嘅照顧角色落喺工人姐姐或祖父母,希望喺繪本強調親子關係,帶出『小手拖大手』嘅想法,由小朋友帶領我哋去學習。」

相關文章:身先士卒學滑板 鼓勵孩子勇敢試 爸爸馮傑:大人要識放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