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日上課 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心理學家教你1招拉近親子距離
因應疫情放緩,莘莘學子已重回校園。惟現階段當局只實行半天上課,孩子回家後,可如何好好分配玩樂與學習時間?眼見孩子在家不依隨指令,父母不免會動氣,臨床心理學家黃詠詩指,這不但影響親子溝通,還會在孩子面前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按圖即睇如何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一同編排時間表
臨床心理學家黃詠詩表示,現時孩子半日上課,放學後有較多空餘時間,得好好從小培養時間管理的習慣。「特別係初小學生,所以如果可以嘅話,幫佢哋編排一個課後時間表,盡量簡單,例如幾點鐘至幾點鐘係功課時間,之後安排些少休息時間。就算短,都安排一段溫習時間。即使學校唔係好多嘢要做,都培養佢哋善用時間。」
她補充,不是所有小朋友均願意跟隨時間表,建議家長可與孩子一同編排。「問吓小朋友意見,甚至用佢雙手去寫,令佢對呢件事有多啲歸屬感同責任感。」她又建議可配合獎勵計劃,「如小朋友可依隨時間表,就可獲得小獎勵,如星星貼紙、小文具;或儲貼紙以換更大嘅禮物,同時培養小朋友耐性。」她提醒,獎勵計劃得因應小朋友的性格而調整,如小朋友性急,獎勵便要快點實現。
按圖即睇父母動氣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動氣 影響孩子
黃詠詩指,不少父母也會在管教過程中出現負面情緒。「因為小朋友好多時叫極都唔聽、講過好多次但依然會犯錯,令父母好易煩躁。亦有父母反映,因為自己調節唔到自己情緒,唔小心喺小朋友面前發脾氣,用兇惡嘅言語去鬧小朋友,令小朋友同自己都唔開心,產生強烈內疚感。」
她解釋,若父母因為管教而動氣,難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首先小朋友會驚,尤其細膽嘅小朋友,可能會好驚同父母講自己做錯啲乜,或者有啲咩做得唔好,除咗影響親子溝通,亦可能令小朋友因為驚,一做錯嘢就會對父母講大話。」
另一方面,更會在孩子面前樹立了一個壞榜樣。「小朋友好多時會觀察父母行為,去決定自己做啲咩為之啱。我哋發得脾氣多,小朋友會學咗我哋嘅情緒表達,容易煩躁。」
一招拉近親子距離
面對孩子不聽話,黃詠詩認為,有一招特別奏效。「當小朋友喺條街唔想行,或者喺屋企唔想做功課,如果我哋同用啲好嚴厲嘅字眼,例如『你而家係咪唔行呀?』、『你而家係咪唔做功課呀?』,小朋友可能會唔出聲,或者直接『say no』。」
她解釋,當小朋友愈是「say no」,親子距離便會愈遠,愈難令孩子合作及平伏他們的情緒。「所以要反過來,諗下點樣令小朋友同我哋『say yes』,可以講出小朋友嘅情緒、心聲,例如『你而家係咪唔開心?』、『我都知呢樣嘢好好玩,所以你想玩耐啲,係咪?』。小朋友多數會認同呢啲本來存在嘅事實同論點,當喺言談間令佢多啲認同我哋嘅說話,我哋同小朋友嘅距離會拉近咗,唔再處於一個對立狀態,令小朋友嘅情緒易啲平伏,同我哋合作。」
黃詠詩最近推出新作《不動氣也可教出好孩子──家長必讀的正向育兒課》,分享如何實踐正向管教,學懂在管教孩子時管好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負面情緒背後的心理需要,以肯定及賞識的方法教養孩子,讓孩子變得積極自信。
相關文章:疫情長時間留家出現情緒失控尿床 專家教你如何應付兒童倒退行為
按圖即睇兒童行為倒退問題成因及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