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靜觀育兒心經 安然面對童年缺失 防止過度補償│楊健恩
完美童年存在嗎?怎樣才叫給小朋友最好的成長環境?如果你有想過該問題,甚至乎為這件事而煩惱,小心誤中「過度補償自己童年缺失」的陷阱。只有少部分人會十分滿意自己的童年, 惟有借孩子的成長讓自己內在的小孩再活一次、滿足未圓滿的願望。不過這並非一定是壞事情,只要適可而止,可以是作為父母治癒自我的體驗。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便要請你三思。
【編按:Edge臨床心理學家楊健恩】
童年缺失:貧窮、缺乏物質享受、無玩具
成為父母後的過度補償行為:買過多零食及玩具給小朋友、無節制地過量滿足小朋友的貪念以及物慾、透過給予物質享受來表達愛。
靜觀育兒法:想清楚自己想灌輸甚麼價值觀給小朋友。如果你想教他珍惜, 請在下一次買東西給孩子前問清楚自己,究竟我買這樣東西給孩子是否真的能教會他珍惜。
童年缺失:管教過分嚴厲
小時候長輩甚麼也限制你不准做,令你覺得沒有自由,不喜歡給人管的感覺,失去了很多玩樂以及建立社交的機會,成為父母後的過度補償行為:放蹤小朋友為所欲為,就算做錯事也不會責備,認為是愛小朋友的表現。
靜觀育兒法:由極度嚴厲的管教,到極度鬆散的管教,都是走極端路線,但在造兩個極端的中間還存在很多的可能性,試着給小朋友成長的自由同時要適當地指引。
童年缺失:小時候父母不愛錫自己
小時候自己不開心,甚至哭也沒有人理,感覺自己的童年十分悲慘,成為父母後的過度補償行為:給小朋友過量的關注,不容許小朋友有一絲的空間感到唔開心,甚至乎覺得小朋友不開心就全是自己的失職,擔心沒有給最好的小朋友。
靜觀育兒法:先關心一下自己「內在小孩」,試着做自己的父母,用你想愛惜小朋友的方法先愛惜自己,到自己的需要滿足後,就可以抱住一個平等的心態,去面對小朋友的無盡要求,從而分析到小朋友那一些回應需要滿足,那一些是不用遷就。
童年缺失:雙職父母疏忽自己
童年之中沒有好開心到處去玩的回憶,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是在充滿玩樂的童年中成長,成為父母後的過度補償行為:安排密密麻麻的活動給小朋友,甚至乎忽略了大人和小朋友都有休息的需要,尤其是雙職家庭父母。
靜觀育兒法:玩樂有時、休息有時,小朋友不一定要無時無刻有活動才算是好事,了解「free play」的價值,小朋友都要學習與自己相處,才可以培養到獨立性。
童年缺失:父母婚姻關係差
媽媽經常處於抑鬱之中,從小到大都想見到媽媽開心,將媽媽的不快樂當成自己的過失,成為父母後的過度補償行為:到自己有小朋友後,找婆婆嫲嫲「湊孫」為樂,但同時會怕老人家不開心,就算老人家寵壞自己小朋友、做一些不利小朋友成長的事都默不作聲,以為這是在照顧老人家的心靈需要。
靜觀育兒法:嘗試了解上一代可能有好多錯綜複雜的感情關係,分清楚媽媽的情緒並非全部是自己責任,接受媽媽可以有不開心的人生,不要強迫媽媽要做一個開心的人,亦唔好要求自己要令媽媽好開心。
愈帶得少包伏,愈能夠以平常心輕鬆育兒;這氣氛就是給予小朋友最好的成長環境!
相關文章:願竹內結子成媽媽借鑑 有關產後抑鬱必知的11件事│楊健恩
按圖即睇產後抑鬱8大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