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疑環境污染 街市海鮮魚檔恐成傳播鏈 即睇買餸要點做

撰文:鄧煥儀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稍趨緩和,周二(11日)新增33宗確診個案,15宗感染源頭未明,另有約50宗初步確診個案。荃灣楊屋道街市一名凍肉零售檔販(第4177宗)確診,食物環境衞生署宣布,該街巿將提早一小時,於下午七時關閉,以進行深層清潔消毒工作。
連日來多個街市檔販,以及曾到訪街市的家庭主婦確診。街市成為染疫的高危地點,媽媽到街市買餸時,有什麼注意事項?記者整合連日確診患者曾到過的街市名單,並會持續更新。

確診患者曾到過的街市名單(持續更新):

+42

何栢良籲戴面罩擋飛沫

紅磡街市出現「街市群組」,累計15宗確診,當中10人為檔販及清潔工。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周二(4日)表示,紅磡街市的確診個案涉及凍肉檔、乾貨、海鮮檔等。與其距離15分鐘路程的土瓜灣街市亦有兩名魚檔員工確診,不排除涉及環境污染。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周三(5日)早上在商台節目表示,濕街市成為「疫症計時炸彈」,擔心出現過百宗確診的超級群組。他呼籲長者不要到街市,建議市民趁人流少時才前往街市,並確保妥當佩戴口罩、避免觸摸貨品,甚至戴上面罩遮擋飛沫。

+26

相關街市於8月4日下午5時提早關閉進行清潔,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到場視察後指,食環署及衞生署對此情況非常擔心,憂會出現如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市場、大連街市等類似的爆發。

張竹君曾於7月24日表示,確診個案中多為家庭主婦、老人家,平時主要到街市買餸,又指街市環境擠逼、通風不良,加上有部分人不戴口罩,以及有人叫賣,令風險增高,呼籲家庭主婦減少買餸次數。

按圖睇清外出購物及回家必做5步:

+1

戴手套買餸更安全?

不少主婦為了減低受感染風險,到街市買餸時會戴上手套,兒科醫生陳少儒表示,雖然戴上手套能夠保護雙手不直接接觸到病毒,但若果戴上手套後觸摸到帶有細菌或病毒的物件,再接觸其他人或物件,亦有機會散播病毒。除掉手套後亦要小心處理,並要用水清洗或消毒雙手。陳醫生建議,到街市購買餸菜時應該戴上口罩、面罩及手套,出入及觸摸物品後要立即消毒,以及要保持社交距離。

按圖即睇新冠病毒存活在16種物品表面的時間:

+12

緊守防疫原則

家庭醫生張國威指,到街市也要緊守防疫大原則 ─ 注意個人衛生。「除了戴口罩,最好也盡量減少逗留時間,諗到要啲乜嘢,買完就走。大人小朋友都要培養顧己及人的心態,在街市選擇食物時,很多時會攞上手睇吓,但如果我們雙手曾接觸過病毒,再接觸食物,便有機會污染食物,最後可能是自己買咗,或者人地買咗,也會受到影響,因此也宜盡量減少直接觸碰食物。」

按圖即睇詳細出門防疫步驟:

+4

買餸、外賣回家要先做一步

張醫生表示,當購買蔬果、肉類回家,拆開包裝膠袋後,要用清水清洗乾淨。「消毒劑唔可以食落肚,不可能用很多消毒產品處理食物,主要都是用清水洗。水果清洗後,可削去外皮才進食。想更安心的話,可選擇一些可剝皮的水果,如香蕉,當然處理食物前也要清潔雙手。」

按圖即睇詳細入屋防疫步驟:

+9

若外賣熟食回家,張醫生提醒:「用來裝外賣的膠袋,其他人也可能接觸過,回到家不宜立即放上飯枱。可先放在另一個地方,把入面的食物取出;另外亦可把食物放入家裡的器皿。做多重工夫,保障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