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法治概念小孩也能掌握 謹記八點原則即可了解法治!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誰可以立法,議政?是要有一定的學歷、資歷、要認同某一套價值觀和原則,還是要有既定的立場和傾向?當政壇有如鬧劇或恐怖片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面對?如果,走進歷史可以找到一個實實在在出現過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真的法治,我們會不會有多一點盼望呢?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童話,不一定發生在風光明媚的森林,這個曾經實現的童話是發生在十九世紀的波蘭。一位含着金鎖匙出現的男孩目睹街上窮困小孩的苦況,立志終有一天要成為國王。在他的國度裏,沒有小孩會受苦受欺,而這小男孩,就是騎在白馬上守護他們的君主。

孩子的法治

因為愛小孩,這小男孩當上了醫生,在1912年更成為了一間孤兒院的院長,每天晚上都會向小孩子講故事。孤兒院有一份週報,每個小孩都可以投稿,院長會與他們談論一週值得探討的事。更特別的是,小孩在孤兒院內要管理自己,他們成立議會,選出議員,定出規則,並且決定如何作出懲罰。院長的要求,是他們要用寬恕的原則來管治這孤兒院。

到底什麼是「法治」?一群小孩可以立法、議政和行使獎罰權力嗎?

這個曾經實現的童話是發生在十九世紀的波蘭。(Gettyimages/視覺中國)

誰可立法議政?

前英國首席大法官湯姆賓漢(Tom Bingham)的講稿出版成書,隨即獲得英國政治報導最權威獎項奧威爾獎(Orwell Prize),這書深入淺出地介紹法治精神,它的對象並不是律師或知識分子,而是普羅大眾。我們若要保護司法制度,第一步可能是讀讀這書,了解什麼是法治。

湯姆賓漢提出法治應該有八個原則:

第一、法律應該是大眾能理解的,要盡可能易懂、清晰和可以預料。

第二、法律的權利和責任問題應該依法處理,而不是用酌情權解決。

第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除非客觀的個別差異指向要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第四、各級官員及工職人員行使賦予給他們的權力時,要具誠信、公平、以及朝向法律給他們權力的目的。他們不可逾越權力的範疇,也不可以不合理地使用。

第五、法律要充分保護基本人權。

第六、當事人無法解決民事糾紛時,法律要提出方法讓他們可以在合理收費和時間下解決糾紛。

第七、國家提供的裁決程序必須公正。

第八、法治要求國家既要遵守國內法律,也要遵守國際法。

其中一項法治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資料圖片)

孩子可以學習公平

自少立志成為小孩國王的院長雖然在孤兒院裏實現了他童話般的夢想,但現實的殘酷卻沒有讓這位童話的主角「從此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二次大戰來臨,這位國王和他的國民(即孤兒院的小孩)被送到集中營,這位國王放棄了被營救的機會,甘願於與他的國民一同赴刑。據說,踏上死路的小孩都不懼怕,他們肅穆又安靜,因為有院長同在。而這位國王,就是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

國王與他的國民最終都被送到集中營。(資料圖片)

可能我們沒有柯札克的捨身精神,但我們可以開啟小孩子的世界,讓他們討論一下什麼是法治。即使是家庭或學校中的爭執,小孩都會提出什麼是公平的處理方法,湯姆賓漢的八個法治原則,或者就是一個好的開始,讓我們兩代一同思考這些原則的意義和實踐。

《繪本裏的45堂品格課》封面。(作者提供)

以上內容節錄自《繪本裏的45堂品格課》

作者:李雋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

內容提供:若水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孩子也可以認識法治」​】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