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五個日常細節 讓孩子養成生活好習慣|博士媽媽

撰文:博士媽媽
出版:更新:

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萬千寵愛在一身,除了父母照顧之外,還有四大長老及工人姐姐,家長愛孩子與縱孩子往往只差一線,家長必須拿捏合宜,著重孩子德育,好讓他們培養良好品格,身心健康地成長。

不少人盛讚日本及許多國家的小朋友很守規矩、彬彬有禮,那其實與他們自小家庭教育、父母身教有關,小朋友在外吃飯更會主動收拾餐具,反觀香港小朋友則未成習慣。

其實,家長們也可以嘗試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讓孩子養成幾個良好習慣。

(一)讓孩子自理日常生活

如果家長過份照顧孩子,小朋友往往患上公主病、王子病,只懂飯來張口,甚至連綁鞋帶也不懂。有教師朋友告訴我,曾有中一學生開學時全班學生也不懂用筷子,只懂用匙羹,因為他們均不需自行揸筷子吃飯所致。有時候,家長應給予孩子適當的任務,讓他們負起應負的負任,學會承擔,並培訓他們的自理能力,簡單如吃飯,家長應鼓勵孩子自行揸筷子吃飯、起床後自行摺被等。

(二)  增加體力勞動

照顧者對孩子呵護無微不至,我們常見小朋友返學放學兩手揈揈,書包由外傭姐姐或長老代拿;路程超過十五分鐘距離的地方,許多愛子心切的家長,都會讓孩子搭車,取代行路。其實,適當的體力勞動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一來小朋友可鍛鍊體能,二來讓他們培養責任感,家長可以多讓他們走路上學、自行拿書包等簡單的事。

(三) 適當放手 訓練解難能力

不少緊張家長怕孩子生病,將家居佈置如無菌般,經常消毒;有人甚至更勸人為孩子而遺棄家中的貓狗。其實,早已有研究指,小孩由細到大起接觸動物及與貓狗一起生活,身體會更健康,抵抗力較沒有養動物的孩子強壯。另亦有些老人家怕孫兒會凍,而不理天氣冷熱也替孩子穿很多衣服,大家甚至諷刺這是四大長老所謂的凍。父母及長輩不可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的成長階段也必須經歷不同的挫折及困難,我們應適當放手,培訓孩子的解難能力

(四) 分擔家務

即使許多家庭都有外傭,但家務是一個家庭的事,不應該有工人與主人之分,外傭只是因父母工作忙碌,需要有成年人輔助照顧孩子,家長千萬別讓孩子覺得工人是低一等,或要求外傭負責所有家務,自己則撓起雙手,什麼都不做。我們可讓小朋友從小養成習慣,負責一些家務,讓他們明白每個人也應為家庭付出,學習愛護家庭,即使是年幼的孩子,我們也可以給他們簡單的任務,如吃飯前抹枱、或協助盛飯等。

(五)家長身教最重要

父母是孩子一面鏡子,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很難教孩子戒掉惡習。如父母經常與別人吵架或不懂尊重別人,周圍掉垃圾、欠缺公德心,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相反,如父母以禮待人,尊重別人,孩子也會有樣學樣。

家長要孩子養成幾個好習慣,成為有禮貌的人並非難事,只要從實際生活細節開始入手便可。

作者簡介:秦蓁博士 Joyce chun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博士,身兼言語治療師、新加坡卓薈國際幼稚園校監、社企創辦人於一身,育有兩仔一女,愛鑽研孩子成長,常透過小把戲訓練學生及孩子,開設「博士媽媽」facebook專頁,與家長分享育兒心得

者Facebook專頁:博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