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缺席父親還是惡爸爸對孩子影響更深?丨招雋寧
【讀者來稿】友人的爸爸病了,又不太願意接受治療,他就起自己的憂心,而我們就聊起自己的爸爸這個話題。
朋友甲自幼就時時想念早已過身的爸爸,這位爸爸缺席了他人生大大小小的重要場合。
席話間,朋友乙垂頭說:「我寧願沒有爸爸」。對於他來說,從小就在爸爸的負面情緒裏成長,經常被爸爸單打、否定。朋友乙的爸爸凡事都批評,而且只顧自己感受,事實上是整家人都受了許多折磨,一路至今,爸爸都在他心理上和與人相處方面構成了很大困擾。
這引起我的好奇。
到底缺席的父親影響比較大,還是一個關係惡劣的爸爸,為子女帶來的破壞更大呢?
四位美國學者對這問題都有興趣。他們訪問了1,216位13至17歲的少年罪犯,用數學方法盡量減低了種族、年紀、學歷、母愛的表達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希望單單比較缺席父親、苛責敵意的父親、父愛相對充分的父親三者所帶來的影響有何分別。
怎樣才算是缺席的父親?父子不住在一起,並不等如關係脫離。學者界定一些不能形容父親形象、沒有再接觸、答不出父子關係是怎樣的人,視他們的父親為缺席。換言之,缺席父親相當於腦海中對父親印象薄弱的人。
而苛責敵意的父親則經常對兒子怒氣沖沖,呼呼喝喝,惡意批評,甚至會動手痛打兒子,而背後往往是基於自己不懂控制或表達情緒,不是單純的管教方式。
學者運用的統計學工具使結果有可信性和充分的解釋能力。研究結果顯示,相比那些失去父親形象的青年,帶有苛刻敵意的父子關係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他們在犯事的種類、濫藥的程度方面都遠更嚴重。
而且,由於研究已控制了媽媽表達的方式,所以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訊息:爸爸對少年行為方面有獨特的影響,有別於媽媽。
父愛所造成的支持,固然會提升父子關係的質素。但在相處上經常面對敵意苛責,或當孩子不存在等,同樣會大大地傷害父子關係,從而令青少年的反社會傾向更強烈。
自小痛失爸爸固然令人傷感,但爸爸仍會留下一些痕跡,氣味,錄音……他所做過的事都留在許多人的回憶中,足以讓孩子以僅餘建立起自己的爸爸形象,而且已過身的爸爸也很難在孩子將來造成新的影響。可是,一段惡劣的父子關係會日積月累地傷害孩子的心靈, 一般人都能想像到那是個沉重的陰影。
驟眼看來,過分苛責的爸爸為子女帶來的破壞更深。
本文參考了:Simmons, Steinberg, Frick, & Cauffman. (2018). 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f absent and harsh fathers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Journal of Adolescence, 62, 9-17.
作者簡介:招雋寧(父職研究及培訓經理)
作者組織網站:http://www.familyvalue.org.hk/rd.html
全職爸爸,認為世上沒有爸爸是兼職的。好奇心重,鍾意研究爸爸角色,希望有日搵到傳說中的父能量。每天在好爸爸中心上班,並負責管理一個研究父職的「實驗室」。
(文章獲維護家庭基金子女成長研究平台授權刊登)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你寧願不要負面的爸爸?」】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均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